艺概<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艺概 : 原文
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
颂其诗,贵知其人。先儒谓杜子美情多,得志必能济物,可为看诗之法②。(《诗概》)
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然人亦孰不有我,惟“耿吾得此中正”者尚耳。(《词曲概》)
注释

①《艺概》,清代刘熙载的谈文论艺的著作。序作于同治十二年(1873) ,这大约就是本书最后完成的时间。全书六卷: 卷一《文概》论文,卷二《诗概》论诗,卷三《赋概》论赋,卷四《词曲概》论词曲,卷五《书概》论书法,卷六《经义概》论八股文。它评论文学,强调要有充实的内容,要有独创性,注重作品同作者思想品德的联系。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有不少是比较深刻的。对艺术特点和艺术手法的总结,也有很多精到之处。不过其中也宣扬了封建论理纲常,并要求文艺不要越过它的规范。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出版了标点本。②作者认为,“诗品出于人品” (《诗概》) 。也就是诗品的高下决定于人品的高下。因此,他主张“颂其诗,贵知其人”。③引语见屈原《离骚》。原为“耿吾既得此中正”,意思是,我明白地得到了这样的中正之道。
译文

诗可以几年不写,不能一写就不真实。
读某位作者的诗,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前代学者说杜甫是个有情人,得志后一定帮助别人,这可作为看待诗人的方法。
古人的词,写古代,写景物的,暗暗地都在抒写怀抱,原来就有“我”在里面。但是人们又有谁没有“我”呢?只有得到中正之道的人才是高尚的。







为您推荐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① : 原文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必新小说; 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

一亭考古杂记<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一亭考古杂记① : 原文 嘉庆癸酉②,以林清逆案③,牵都司曹某,凌迟覆族,乃汉军雪芹家也④。余始惊其叛逆隐情,乃天报以阴律耳。伤风教者,罪安逃哉! 然若狂者,今亦少衰矣。更得潘顺之、补之昆仲..

摩罗诗力说<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摩罗诗力说① : 原文 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

人间词话<sup>①</sup>

荡寇志续序<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荡寇志续序① : 原文 予少时每遇稗官小说诸书②,亦尝喜涉猎③,而独不喜观前后《水浒》传奇一书④。盖以此书流传,凡斯世之敢行悖逆者⑤,无不借梁山之鸱张跋扈为词⑥,反自以为任侠而无所忌惮⑦..

蕙风词话<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蕙风词话① : 原文 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②。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③,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三十年前,以此法..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① : 原文 中晚唐时②,诗的国土被盛唐大家占领殆尽③。温飞卿、李义山、李长吉诸人,便想专从这里头辟新蹊径④。飞卿太靡弱⑤。长吉太纤仄,且不必论,义山确不失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