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剧说 : 原文
相传临川作《还魂记》,运思独苦。一日,家人求之不可得;遍索,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曰:“填词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 句也。”(卷五)
注释

①《剧说》,清代焦循的戏曲理论著作。是辑录唐宋以来各种书中关于戏曲的言论编成的。书前所列引用书目共一百六十种,实际不止这个数目。所引原书,有一部分今天已不存在。本书除辑录资料外,还有分析评论。全书六卷,主要探讨剧目题材、脚色起源、表演艺术等问题。解放后出版过两种版本:一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本,一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收入第八册) 。②临川,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临川 (今属江西) 人,所以这样称他。《还魂记》,即 《牡丹亭》。详该条。③袂(mèi妹),袖子。④《牡丹亭》第二十五出《忆女》中《香罗带》一曲有“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一句。是杜丽娘的侍女春香的唱词。当时是杜丽娘死后三年的生日,春香和丽娘的母亲以香灯祭奠。春香说她受小姐的恩惠说不完,赏赐自己的还是小姐的旧罗裙。
译文

传说汤显祖作《牡丹亭》时,构思特别辛苦。有一天,家里的人找他找不到,在各处搜索,才发现他躺在院子里的柴上,用袖子掩着脸痛哭。家里的人惊奇地问他,他说: “填词到了 ‘赏春香还是旧罗裙’ 的句子。”







为您推荐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① : 原文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必新小说; 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

一亭考古杂记<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一亭考古杂记① : 原文 嘉庆癸酉②,以林清逆案③,牵都司曹某,凌迟覆族,乃汉军雪芹家也④。余始惊其叛逆隐情,乃天报以阴律耳。伤风教者,罪安逃哉! 然若狂者,今亦少衰矣。更得潘顺之、补之昆仲..

摩罗诗力说<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摩罗诗力说① : 原文 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

人间词话<sup>①</sup>

荡寇志续序<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荡寇志续序① : 原文 予少时每遇稗官小说诸书②,亦尝喜涉猎③,而独不喜观前后《水浒》传奇一书④。盖以此书流传,凡斯世之敢行悖逆者⑤,无不借梁山之鸱张跋扈为词⑥,反自以为任侠而无所忌惮⑦..

蕙风词话<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蕙风词话① : 原文 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②。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③,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三十年前,以此法..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① : 原文 中晚唐时②,诗的国土被盛唐大家占领殆尽③。温飞卿、李义山、李长吉诸人,便想专从这里头辟新蹊径④。飞卿太靡弱⑤。长吉太纤仄,且不必论,义山确不失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