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品的权利

    录音制品的权利 : 运用技术手段把生活场面、现场表演或宣读、朗诵作品的各种声音,录制在一定物质载体如唱片、音带上的物品,统称为录音制品。它有三个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是录制有一种或多种声音的录音带或唱片;其次,其内容只是人、自然界或事物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是人的表演、讲授、朗诵作品的声音,也可能是自然界或事物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鸣、机器轰鸣声、枪炮声等;第三,录音制品可以是音像出版单位制作、出版发行的,也可以是单位或公民个人自己制作自用的。但我们通常讲的录音制品,是指音像出版单位制作、出版的录有声音的原始盒式录音带或唱片。录音制品能为人使用,如录有人们歌唱、奏乐、表演相声、讲课、演说等声音的录音制品,人们通过放音设备可以欣赏、理解其内容,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等。在我国,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录音制品的制作、出版单位,对其出版的录音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在国外,有些国家把录音制品当作作品,给予著作权保护。从著作权发展趋向来看,把录音制品视为作品并给予著作权保护的观点,已越来越为众多国家所接受。

为您推荐

歌剧录音剪辑

歌剧录音剪辑 : 广播文艺的形式之一。它以歌剧的录音为素材,经过系列加工、视听转化后形成的一种文艺节目形态。 50年代初期,出现了《刘胡兰》和《王秀鸾》这两部中国最早的歌剧录音剪辑。它们是把..

戏曲录音剪辑

戏曲录音剪辑 : 广播文艺的形式之一。它是以戏曲演出剧目的录音为素材,经系列加工、视听转化后形成的一种文艺节目形态。 1954年中央台制作了第一个戏曲实况录音剪辑评剧《小女婿》。这种形式满足..

电影录音剪辑

电影录音剪辑 : 广播文艺的形式之一。它是以电影的声音部分为素材,经系列加工、视听转化后形成的文艺节目形态。 1950年3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白衣战..

录音评论

录音采访

录音采访 : 记者用话筒与被采访者交谈及讲述所见所闻的采访方式,可以更好地再现采访过程和采访现场,使报道更富于现场感、可信性和感染力。一般是采访制作一次完成,也可以先录下采访时的交谈和记者..

录像制品的权利

录像制品的权利 : 通过技术手段录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如录像带、视盘)的生活场面、现场表演或讲授、宣读作品等内容的声音和形象,即有伴音或无伴音的连续相关的画面的原始录制品,称为“录像制品..

录音制品的权利

录音制品的权利 : 运用技术手段把生活场面、现场表演或宣读、朗诵作品的各种声音,录制在一定物质载体如唱片、音带上的物品,统称为录音制品。它有三个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是录制有一种或多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