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壶子粱柩铭(书法)

武威壶子粱柩铭(书法):

【简介】:

西汉晚期。虫篆。206×45cm。墨书于赭红色丝麻织品上。此铭长过于棺,故下部残泐,缺一“柩”字。内容爲“姑臧西鄕阉导里壶子粱之柩”。汉时姑臧即今之武威,阉导里亦地名,壶子粱乃男性死者之名。一九五七年夏出土于武威磨嘴子第四号墓。原藏甘肃省博物馆,一九五九年转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出版社《武威汉简》中曾有刊载。从书法角度介绍该铭,尙属首次。

【赏析】:

《武威西鄕阉导里壶子粱柩铭》中的文字,虽在秦相李斯统行小篆之后,但其书者却显然不满足于小篆的那种太趋平整的意趣;他用自己的实践,显示了自己的美学目标:他以增加提按,来破小篆线条的等粗状态,他以点画聚散,来破小篆结体的均衡匀整现象,他以偶用侧锋、露出悬针的用笔,改变了小篆笔笔中锋、藏头护尾的传统。因此,整幅气息天眞烂漫,可视爲篆中之行。他又使虫书字形夹杂其中,如“子粱”诸字由虬曲的点画形态所形成的修长秀丽、飘逸俊美的风致,和《楚王盘》、《越王州句剑》上鸟、凤、龙、虫书的装饰韵味神似。这充分显露了作者仰承古法而出新意的探索,走着一条返朴归眞的艺术道路。

为您推荐

武威张伯升柩铭(书法)

武威张伯升柩铭(书法):【简介】: 书于西汉晚期。虫篆。柩铭又名铭旌,就是将死者姓名书之于帛,敷于棺上者。此柩铭下部腐泐,120×41cm。墨色篆书两行于淡黄色麻布上。两行铭文上方各作一圆,径约16cm,内绘四灵之二:左绘日,中有乌..

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

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简介】: 湖北张家山出土。爲兵家着作。隷书。30—33×约06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赏析】: 汉初,楚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书法中有很大的市场,张家山汉简《阖..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两座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约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一号墓出土竹简计四千九百四十二枚(3000号以后多爲仅存2—4字的断简)。其中《孙膑兵法》四百四十..

居延纪年简(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简介】: 三枚纪年签。隷书。木质。其书写年代和规格,分述如下: 1.西汉成帝建始五年签(公元前28)。10.7×2.7cm。 2.西汉成帝阳朔五年签(公元前20)。12×2.5cm。 3.西汉成帝鸿嘉二年签(公元前19)。10.2..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简介】: 书于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简长23cm,简宽1cm。木质。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赏析】: 该简运笔舒展并富有弹性,起落精到,波挑丰腴..

武威仪礼·甲种本简(书法)

武威仪礼·甲种本简(书法):【简介】: 据同墓出土的《日忌》木简所书“河平”年号推测,约书于西汉成帝时期。简分甲、乙、丙本三种。汉隷。简长55.5—56×0.75cm,厚0.28cm。每简一般容六十字。现存四百六十九简,两万七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