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纪年签(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

【简介】:

三枚纪年签。隷书。木质。其书写年代和规格,分述如下:

1.西汉成帝建始五年签(公元前28)。10.7×2.7cm。

2.西汉成帝阳朔五年签(公元前20)。12×2.5cm。

3.西汉成帝鸿嘉二年签(公元前19)。10.2×3.4cm。

一九七四年在居延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杂誌、《书法》杂誌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均曾介绍。

签,又名楬,类似今之带有标誌性的签。其上部作圆形,有穿孔,并多画网纹,下部书字;字的竪、捺、鈎等画,多带有夸张之笔,以图醒目。

【赏析】:

这组纪年签的文字排列,都是两行或两行以上,且大多紧前空后,可以看作是后世条幅章法的先声。由于竪行并列,出现了行际各字之间的穿揷揖让,而又能融爲一体。

在用笔结字上,有意强调隷书的飘逸风姿,使书体飘而不浮,展拓有致。显示了一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自觉的美学追求。尤其是《鸿嘉二年签》尾“刺”的末笔,中锋铺毫,尽情推送而又含蓄作收,眞像一弯明月水中收,温润晶莹而剔透,使人叹赏不止。

综观签中字横扁的结体、明晰的方折、生动的波挑这些隷书的特徵在尽情呈露,大约谁也难以反对这样一个结论:西汉晚期的隷书,在地处边塞的戍卒手中,确乎已经进入有着鲜明个性的辉煌时代!

此类木牍的用笔非常任意,落笔露锋、藏锋兼有,笔法眞、草、隷相掺,使字形富于变化,大小不一,粗细不拘,尤其是笔法的夸张和纵肆,直画的长伸和重墨的使用,使简面章法参差错落,排列有致,布白灵活,章法在规整中富于变化。或在句中因“趋急速”而加强气势,爲书写激情的渲洩,打破密集的章法形式,尽情地发越,起到了“以竪破横,以斜见正,以弧托直,以疏衬密”的作用,从而产生疏密对比的视觉效应和跌宕起伏气韵生动的节奏感。

为您推荐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两座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约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一号墓出土竹简计四千九百四十二枚(3000号以后多爲仅存2—4字的断简)。其中《孙膑兵法》四百四十..

居延纪年简(书法)

居延纪年简(书法):【简介】: 居延出土的纪年简,多达一千余枚。上自金关遗址出土武帝天汉二年简(公元前99),下至甲渠候官和金关遗址均有出土的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简(32)。从昭帝至王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运续的。王莽到..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简介】: 书于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简长23cm,简宽1cm。木质。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赏析】: 该简运笔舒展并富有弹性,起落精到,波挑丰腴..

麃孝禹刻石(书法)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书法)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本,隷书。帛书有整幅和半幅两种。整幅的每行七、八十字不等,半幅的每行二十至四十余字不等。湖南省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

阳陵虎符铭(书法)

阳陵虎符铭(书法):【简介】: 战国末年秦国所作。虎符爲古代帝王调动军队的信物,符呈卧虎形,背上刻有文字,分爲左右两半。阳陵虎符高3.14cm,长8.9cm。相传出土于山东临城,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符两半各刻有篆书铭文两行,共二..

五年司马成公权铭(书法)

五年司马成公权铭(书法):【简介】: 晋器,年代不详。据铭文风格推测,大约爲晋晚期物(公元前369年以前)。刻款。搨本。草篆。四行,二十九字。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 【赏析】: 战国时期的刻款文字,以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