麃孝禹刻石(书法)

麃孝禹刻石(书法):

【简介】:

也称《麃孝禹碑》。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淸同治九年(1870)宫本昂等在平邑访得。今在山东博物馆。隷书。两行。右行“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八字;左行“平邑侯里麃孝禹”七字。李文田、康有爲认爲僞刻。

【赏析】:

此石笔画瘦挺坚细,生涩迟拙,用笔尙未脱尽篆意,作爲汉隷成熟重要标誌的波磔亦未形成。

在这只有两行且被直线隔开的极其有限的空间中,此石充分展示了它的艺术个性。从结体上看,极其随意大胆,如起首的“河”字,最后一笔尽情舒张,以致左右两部分极不平衡,造成险峻之美;从布局上看,十五个字有欹有正,大小不一,如“河”与“丁”等字相较,彼此之差竟可达数倍;字的间距宽窄不等,无规矩可循。由于这几方面的强烈反差,整体上自然形成一种拙趣,而这,正是今日不少艺术家力图冲破的千余年来织就的法度和程式的罗网,而苦苦追寻的一种境界。

为您推荐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两座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约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一号墓出土竹简计四千九百四十二枚(3000号以后多爲仅存2—4字的断简)。其中《孙膑兵法》四百四十..

居延纪年简(书法)

居延纪年简(书法):【简介】: 居延出土的纪年简,多达一千余枚。上自金关遗址出土武帝天汉二年简(公元前99),下至甲渠候官和金关遗址均有出土的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简(32)。从昭帝至王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运续的。王莽到..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简介】: 书于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简长23cm,简宽1cm。木质。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赏析】: 该简运笔舒展并富有弹性,起落精到,波挑丰腴..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书法)

阳陵虎符铭(书法)

阳陵虎符铭(书法):【简介】: 战国末年秦国所作。虎符爲古代帝王调动军队的信物,符呈卧虎形,背上刻有文字,分爲左右两半。阳陵虎符高3.14cm,长8.9cm。相传出土于山东临城,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符两半各刻有篆书铭文两行,共二..

五年司马成公权铭(书法)

五年司马成公权铭(书法):【简介】: 晋器,年代不详。据铭文风格推测,大约爲晋晚期物(公元前369年以前)。刻款。搨本。草篆。四行,二十九字。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 【赏析】: 战国时期的刻款文字,以三晋(..

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书法)

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书法):【简介】: 西汉帛书。古隷书。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出版社《马王堆帛书》着录。 【赏析】: 对书法艺术而言,“隷变”,这一文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转折,其意义不仅是文字学家所云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