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墓誌(书法)

元龙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行唐伯元使君墓誌铭》。北魏正始元年(504)十月刻。正书。二十九行,行二十九字。69.2×69.2cm。一九二九年于河南洛阳城东北平乐村北小寨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北魏墓誌是从隷向楷过渡的一种中间书体,点画丰富多彩,气象千万,至于在“过渡”中的造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类具有独树一帜充满生命力的书体,展现出多种面貌,或隷味浓厚,或楷意绵锦,或隷楷之间,或有所偏重。如《元龙墓誌》虽然不能与《龙门二十品》中的雄强质朴、深邃空灵的风貌相比较,但它在魏碑艺术长河中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此誌布局自然匀称;线条“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戈法尤爲独特;结构平稳方整兼有姿致;给人的感觉似略有隷意,秀劲隽永。这是北魏造像题记和北魏一些墓誌中常见的艺术风貌之一。

受东晋南朝影响的北魏书法艺术,也是源流有緖的,东晋以“大王”秀媚书体独占鳌头,北魏初期没有过多去效仿,这可能是与当时社会上的倡导者和人们的欣赏习惯有关。由于汉化的因素,它朝着楷化方向迅速发展,赋予魏碑及墓誌书体以特有的形态和生命。

为您推荐

姚伯多兄弟造像记(书法)

姚伯多兄弟造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姚文迁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石文像》。北魏太和二十年(496)九月刻。正书。二十三行,行二十八、二十九字不等。140×70cm。两侧有题名。陕西耀县出土,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日本..

奚智墓誌(书法)

奚智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上圆,形式如小碑。正书。十四行,行十七字。56.5×39.3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城北田沟南岭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存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马庆安造像记(书法)

马庆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景明二年(501)八月刻。正书。六行,一至四行三、四字不等,第五行二字,第六行八字,署年月。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赏析】: 《马庆安造像》的书者可能是民间书法家,或者竟是出自刻工之手..

高洛周七十人造像记(书法)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尙书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誌铭》。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字。57×59cm。淸宣统元年(1909)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曾归邑人张氏、常熟曾炳章、番禺陈渔春..

法雅与宗那邑等造九级浮图碑(书法)

法雅与宗那邑等造九级浮图碑(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法雅与宗那邑等一千人爲孝文皇帝造九级浮图碑》。北魏正始元年(504)正月立。正书。两截刻。上截文多磨灭,下截半埋土中。民国七年(1918)始出土,文尙完好。上截二十..

元德墓誌(书法)

元德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二年(509)十一月刻。誌质砖。正书。四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28.5×13cm。一九一六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归洛阳古物保护所。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砖铭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