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传山七言联(书法)

赠传山七言联(书法):

【简介】:

淸·邓石如书。纸本。篆书。七言联。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一字,共二十五字。104.5×31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邓石如篆书最重要的特点,是在看似均匀—有时甚至是死板—的线条中包含微妙的用笔变化。篆书用笔比较简单,如果在所有笔画中都小心翼翼(或用某种方法,比如说,剪掉笔尖)追求严格的同一,线条往往毫无生气,如钱坫。邓石如不这样,藏锋、中锋,以及圆转的收笔,动作做出,但效果不强求一致,因此起端的处理、弧线的推移、中段的停匀、收笔处的细微末节—仔细观察,都呈现不同的面貌。于是,“银”字右下角折笔的失误,“管”字左侧长竪的偏侧等等,都成爲可以谅解的过失—只要我们同意这种看法:一种理该谨饬的线条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随意一些,潇洒一些。

然而,字结构并不潇洒。与他最好的篆书作品相比,它们两侧的伸展过于拘泥,有些字也不够匀称(如烛、雨)。至于尊、雨等字情调、风格也不够统一,说明一位先行者所难以避免的局限。

为您推荐

翁方纲(书法)

翁方纲(书法):【小传】: 淸雍正十一年—嘉庆二十三年(1733—1818)。字正三,号覃谿。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编修,右中允,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粤、赣、鲁等省学政,国子监司业,内阁学士,鸿胪寺卿等官。淸代着名..

赠俪生四体书屏(书法)

赠俪生四体书屏(书法):【简介】: 淸·邓石如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凡四条,均三行。第一条篆书,四十三字;第二条隷书,八十二字;第三条楷书,七十字:第四条行书,一百零三字,共二百九十八字。每条均134.5×19.5cm。刊于日本《中国..

渡海吟卷(书法)

渡海吟卷(书法):【简介】: 淸·王文治书。纸本。楷书。凡三十五行。竪19.8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王文治渡海吟诗册,行楷书,淸雅浑穆,笔酣墨饱。其书师法李北海,而自出机杼。结构秀丽,体势或长或方或..

赠贮贤学兄诗轴(书法)

山居早起诗轴(书法)

山居早起诗轴(书法):【简介】: 淸·邓石如书。纸本。草书。五言绝句一首。凡四行,共二十九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邓石如是以篆、隷书着称的大家,他的行草书虽然影响不及篆隷,但写得仍然很好。用笔豪放..

赠罗两峰诗帖(书法)

赠罗两峰诗帖(书法):【简介】: 淸·毕怀图书。纸本。行书,七言诗五首。凡三十一行,共二百三十九字。18.4cm。中国美术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 【赏析】: 毕怀图此幅行书洁凈疏逸,品致淸妙,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赠默亭学兄七言联(书法)

赠默亭学兄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王昶书于丙辰年。纸本。行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五十七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这件王昶行书七言对联最显着的优点是章法疏朗淸润,整体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