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箧

胠箧 : 散文篇名。见《庄子·外篇》。胠,撬开;箧,小竹箱。主要阐述绝圣弃智之观点。首以日常生活中防盗之事落笔,新奇突兀,由此推及社会、政治问题,将圣、智之伟大与助盗为虐之恶行相联系生发,极力阐述仁义圣智之弊。先后用田成子弑齐君夺齐政,夏、商、周三代之贤者龙逢、比干、苌弘、子胥皆被杀戮等历史事实,揭示圣、智之危害,说明“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圣人生而大盗起”。随后围绕绝圣弃智展开正反论证。因“智”而产生之斗斛、权衡、符玺,却成诈骗之工具;仁义本为治天下之法宝,反成乱天下之罪魁。由此要人焚符破玺、掊斗折衡,灭文章、散五彩、弃规矩,返朴归真,回到“至德之世”,结绳记事,淡情寡欲,则天下太平。作者视人类文明、进步为罪恶,观点虽偏激,然不无警策之处。全篇言锋犀利,极富感染力;善用对偶、排比,酣畅淋漓。清王夫之评此篇“盖惩战国之纷纭,而为激愤之言”(《庄子解》)。

为您推荐

孟子

孟子 : 儒家著作。战国孟轲及其门人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诸侯国君,不成,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中亦有孟子卒后门人所述。孟..

荀子

荀子 : 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荀况著。刘向《别录》作《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作《孙卿子》十二卷。今本乃唐杨倞所注,改名《荀子》,分二十卷,共三十二篇。其中多数篇章为..

伯乐荐九方皋

伯乐荐九方皋 : 散文篇名。见《列子·说符》。题目为后人所加。记秦穆公问伯乐相马之术谁能继承,伯乐舍其子而荐友人九方皋。九方皋求马三月后,返报穆公得“牝而黄”之马。穆公派人视马乃“牡而骊”,不悦。于..

劝学

左传

左传 :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亦称《左氏春秋》。配合《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鲁人左丘明所作;近人则以为非一人一时之作,于战国初编定成书。《春秋》仅是简括的大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 亦名《吕览》。杂家著作。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三千编成。“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二十六卷。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一百六十篇。因..

韩非子

韩非子 : 法家著作。先秦韩非著,并加入他人有关论述编成。据《汉书·艺文志》载,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作者反对复古、主张变革,综合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法,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