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佐勾践灭吴

范蠡佐勾践灭吴 : 散文篇名。见《国语·越语下》。题目为后人所加。记述越之贤臣范蠡辅佐勾践灭亡吴国之事。初,越王勾践不听范蠡之劝,贸然伐吴,不胜,只得向吴妥协求和,自己亦与范蠡入吴为臣仆。三年而返。勾践吸取教训,一系列治国强兵之事皆求教于范蠡。范蠡用“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之思想劝其休养生息,静待时机。后时机成熟,遂促其伐吴。交战中又劝勾践以静制动,与吴师相持三年,终使吴军不战自溃。吴派人求和,勾践欲许之,范蠡又谏阻,终灭吴国。最后写他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更显其明智。全文专详范蠡之言,洋洋洒洒,叙事纷繁而条理清楚。清俞桐川评:“‘持盈’、‘定倾’,要语首尾,血脉关通。”(《古文分编集评》)

为您推荐

左传

左传 :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亦称《左氏春秋》。配合《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鲁人左丘明所作;近人则以为非一人一时之作,于战国初编定成书。《春秋》仅是简括的大事..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 散文篇名。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楚为争霸而在城濮交战。晋在战前促成晋、齐、秦三国联盟,又离间楚与盟国曹、卫之关系。临战时晋文公虚心纳谏,上下团结;而楚方君..

介之推不言禄

介之推不言禄 : 散文篇名。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文公归国接位后,封赏随从出亡之臣,独介之推不争利禄,与其母“隐而死”。重点描写介之推与其母之对话。先向其母说明文公能回国即位..

晋公子重耳出亡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 散文篇名。见《左传·隐公元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郑武公妻姜氏偏爱次子共叔段,支持他推翻长子郑庄公。双方矛盾渐剧,庄公初不动声色,至叔段发动叛乱时,才一举..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 : 散文篇名。见《战国策·秦策》。题目为后人所加。叙秦惠王欲称霸建立“王业”。秦臣司马错同张仪就向外扩张这一战略问题发生论争。张仪力主“攻韩劫天子”、“争天下之市朝”。司马错则认为此..

战国策

战国策 : 简称《国策》。国别体史书。一般认为由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官或策士的史料、笔录编纂而成,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后编定者乃西汉末刘向。刘向校录群书时发现诸抄本“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