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身造像记(书法)

曹□身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靑行士香火都督曹□身造像》。东魏武定元年(543)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十字。题名六行,行八至十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淸阮元在《山左金石记》中曾认爲《石经峪金刚经》作于五五〇年—五五九年之间,尽管此说不一定可靠,但与镌于五四三年的《曹□身造像记》相比较,旨趣有相近之处。但从观赏价値来看,二者却大不一样。《金刚经》一向被认爲雄浑古穆,气势宏大,而《曹》碑却非如此。

此碑线条的行驶穿揷,揖让避就,都是纯然的粗细相等。由于空间的狭小容不得如此浑圆的线条,作者不得不使用了简笔,略去一些笔画,使得这些狭小的空间能够承受,如“武”、“圣”、“像”无不如此,挤不下者囫囵一团也不少见。很明显,每个字的形体偏于扁状,这种形体阻碍了纵向延伸,爲此,作者似乎也书写得非常艰难,反射给作者也有一种重负在心头。相比之下,《金刚经》极有气度,堂正之色令人魄动。此碑的结体也不稳定,仔细耽玩,重心稳定的几乎没有几个字,大多是绝岸頽崖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总起来说,此碑有厚重、质朴、古拙的特点,倘能“敛心爲阴,展笔爲阳”,又何尝不能更上层楼?!

为您推荐

道山造像记(书法)

道山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僧道山造观世音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刻佛座正而及两侧。正面文六行;两侧文各四行,行四字。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竪二寸五分,面广四寸五分。”在河北正定..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高归彦造像记(书法)

高归彦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高归彦造白玉释迦像》。东魏武定元年(543)四月刻。正书。二十七行,行七字,有方界格。民国十年河北定县料敌塔前出土,后移衆春园中。此刻字迹完整,笔道淸晰,似新发于硎,造像中极爲罕见。上..

李慧珍造像记(书法)

李慧珍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十二月刻。年月题名刻于八瓣莲花上。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这件作品的篇幅比较独特,篇幅中有个似花一样的圆芯,而字迹则分散于若干花瓣之中,呈..

胡伯乐玉戟铭记(书法)

胡伯乐玉戟铭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三年(541)三月刻。正书。五行,行一至九字不等。12.2×16.8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观此作,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大璞不雕的果敢精神,似乎一丁点儿的羁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