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会阿容造像记(书法)

昙会阿容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比丘尼昙会阿容造像》。东魏天平三年(536)五月刻。正书。十二行,行二至六字不等。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大佛洞。旧搨末二行“像一区形共同”等字未泐。《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横平竪直,长撇长捺,都使这件作品的笔势有一种豪迈之感。最有特色的是它那隷意遗存的结字,长长扁扁,大大小小,都显得落落大方,毫不拘束,宽博敞朗。旣有一种伟岸之美,又使人感觉到作者大而化之,落拓不羁的意度。细一审视,有些字还甚爲奇特,最突出的是“阿”,左右部分高矮、宽窄的大悬殊,实在出人意料,但两者又能相配合,并不显得刻意作态,似乎是作者兴之所至随意而成。同时,在用笔与结字中,作者也暴露了他的生硬笨陋之处,如某些撇、鈎的僵硬不自如,某些结构中比例的失控等。很明显,作者是一位民间书手,缺乏对书法技巧的精通与熟练掌握,但他那磊落的气度又是某些书家求之而不能得的。

为您推荐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二年(535)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的欣赏,可以和《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相比较观赏。..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

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

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法仪等六十人造释迦像》。东魏元象元年(538)四月刻。正书。上题名四行,行二至三字。下记九行,行六字。曾归端方、王緖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从《法仪赵法祚造像..

高盛碑(书法)

高盛碑(书法):【简介】: 全称《侍中黄钺大师录尙书事文懿公高盛碑》。东魏天平三年(536)五月立。正书。三十行,行二十五字。有方界格。额阳文篆书“魏侍中黄钺大师录尙书事文懿高公碑”四行,行四字。淸光緖二十五年(1899)..

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

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四年(538)四月刻。正书。九行,行五至八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比丘儈荣造像是造像石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同于多数造像记那样爲斩平的方笔。从风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