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

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

【简介】:

西魏大统四年(538)四月刻。正书。九行,行五至八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比丘儈荣造像是造像石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同于多数造像记那样爲斩平的方笔。从风格上看更近于汉碑中《石门颂》、《封龙山颂》一类的刻法。这种近乎单线的笔画仍然可以看出运笔的起落转折,比一般的纯用方笔的造像记更富于笔意而没有被刀凿完全湮没掉书写的意味。线条虽然细却并不弱。细细玩味几乎没有完全的直线,在流逸从容的笔致中透出沉着的力量。特别是这个造像记的后半段,渐渐趋于行书化。节奏也逐渐短促跳跃起来,给人以超脱灵动的感受。

结构上这通造像也比大部分的造像题记来得自由疏放。首先是它不採用纵横有序的格式。字形结构都随文字的变化而随意布置。这种形式远比依严整的方格书写变化要大。因而一反严整刻厉的风格而接近《石门铭》、《瘗鹤铭》的风格。在造像记中结构上与它较近的有《慈香造像》。可见整体形式究竟是严格对位还是自由排列往往会影响到单个字形的风格。《儈荣造像》是造像题记中最自由疏放的一个类型,对学习行书来说是有很高价値的。

为您推荐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二年(535)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的欣赏,可以和《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相比较观赏。..

王僧墓誌(书法)

王僧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维大魏天平三年岁次丙辰二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故龙骧将军谏议大夫赠假节督凔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凔州刺史王僧墓誌》。东魏天平三年(536)二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49.8×49.8cm。..

廉富造像记(书法)

崔令姿墓誌(书法)

崔令姿墓誌(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五年(538)正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十五字。46×46cm。盖阳文正书“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邓县恭伯夫人崔氏之墓誌铭。”五行,行五字。一九六五年一月山东济南圣佛寺村出土。..

刘双周造像记(书法)

刘双周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北海郡都昌县人刘双周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十二月刻。正书。记十二行,行八至十二字不等。后题名,残存二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每提起《颜勤礼碑》,印象最深..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广一尺三寸五分。”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后题名八人。其八行至十一行上中间有龛穴长五字许。在河南偃师县古圣寺。《中国书法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