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

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

【简介】:

亦称《法仪等六十人造释迦像》。东魏元象元年(538)四月刻。正书。上题名四行,行二至三字。下记九行,行六字。曾归端方、王緖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从《法仪赵法祚造像》中的一个“俱”字,我们发现它与《张黑女墓誌》是非常相近的。此铭镌于公元五百三十八年,而《张黑女墓誌》爲五百三十一年,二者相似,但以《张黑女墓誌》爲优。此碑有自己的特色,整件作品非常淸秀整洁,这得益于作者用笔的敏捷和机灵。线条虽细而不弱,如《笔意讚》中所说:“粗不爲重,细不爲轻,纤微向背,毫髮如生”。这只要看一看“一”、“十”、“六”等字的横向笔画,就可理解。修长如迎风挺立之劲竹,光洁而韧性十足。举重若轻,首尾一致,作者的用笔可谓精致,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相比之下,结体就显得平板了些,这实在令人惋惜。结体平整但缺乏巧妙的构思,有不少因结体不当而影响通幅的美感。如“迦”字之阔,全篇之冠,这本是极易处理好的,却在此栽了跟斗。“法”字之扁,本不应该,如石压虾蟆,失去气度。更有不少摇摇欲坠之字,使全篇爲之逊色。

这位作者对笔法的掌握已达较高程度,而结体尙不精心,与《张黑女墓誌》相此,惟此失色。

为您推荐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二年(535)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的欣赏,可以和《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相比较观赏。..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

高盛碑(书法)

高盛碑(书法):【简介】: 全称《侍中黄钺大师录尙书事文懿公高盛碑》。东魏天平三年(536)五月立。正书。三十行,行二十五字。有方界格。额阳文篆书“魏侍中黄钺大师录尙书事文懿高公碑”四行,行四字。淸光緖二十五年(1899)..

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

比丘儈荣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四年(538)四月刻。正书。九行,行五至八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比丘儈荣造像是造像石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同于多数造像记那样爲斩平的方笔。从风格上..

王僧墓誌(书法)

王僧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维大魏天平三年岁次丙辰二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故龙骧将军谏议大夫赠假节督凔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凔州刺史王僧墓誌》。东魏天平三年(536)二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49.8×49.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