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珍造像记(书法)

李慧珍造像记(书法):

【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十二月刻。年月题名刻于八瓣莲花上。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这件作品的篇幅比较独特,篇幅中有个似花一样的圆芯,而字迹则分散于若干花瓣之中,呈辐射状,这样一来,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就无比宽松。这不会是作者的别出心裁,而是事主筹措已定请书家照此书写上的。这种形式不足爲训,但还能给我们一种新鲜感。

从字迹上欣赏,则完全是两晋风流潇洒的韵味。作者虽然不是凭空想象,他汲取的触觉是延伸得十分遥远的,锺繇楷书的横势,王羲之妍美飞动的笔致,都被作者所掌握。如横书,尖笔入纸,而后微微提起,稍稍形成弧型,至末端又用笔尖往回轻收,自然而又轻盈。再如“岁次”二字,“戈”的斜鈎乾脆利落,力重千钧,整个“岁”字势态稳健秀拔;而“次”字六笔互不相连,却朝着一个中心滙聚,角度无一相似,整个字意态之生动,引人注目。不过作者也有失笔之误,如“天”之捺笔,起笔本当从横与撇画的交叉处写出,才紧密融实,而作者将它孤立的笔画置于右下位置。尽管一波三折,却起迄圆满。略嫌不足处爲精神有失贯畅。

为您推荐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二年(535)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的欣赏,可以和《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相比较观赏。..

胡伯乐玉戟铭记(书法)

范思彦砖誌(书法)

范思彦砖誌(书法):【简介】: 全称《嬴州河涧郡中水县民范思彦铭》。东魏兴和三年(541)二月刻。正书。五行,行二至十字不等。31×33.5cm。河南安阳出土。曾归绍兴范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魏..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长乐太守李次李显族百余人造像》。亦称《李氏合邑造佛像碑颂》。东魏兴和四年(542)十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三十四字。后题名二行,上像左右各一行。阴侧均有题名。淸光緖末年河南滑..

邑义八十六人造像记(书法)

邑义八十六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道观邑义八十六人造白玉像》。东魏武定元年(543)正月刻。正书。四行,行十字。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线条的搏动,可以予人灵活、飞动、畅快、朗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