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乐玉戟铭记(书法)

胡伯乐玉戟铭记(书法):

【简介】:

东魏兴和三年(541)三月刻。正书。五行,行一至九字不等。12.2×16.8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观此作,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大璞不雕的果敢精神,似乎一丁点儿的羁绊也不曾有过,满篇的爽直和憨态可掬。

“许、昌、胡、伯”等字结体随意,宽窄高低,信手拈来,又稚拙可爱,是平静从容心态的极爲顺畅的自然流露;及至“送、终、、记”等字,则是走向跃跃欲动和得心应手,笔意盎然。然而却又与前面构成了一种和谐和统一。整个看来贯气而不乏变化,冲动而又深藏蕴积,确乃东魏墓誌中别致之作。

这种精神明显流露的书作,表现在用刀上“舒长刻入,雄奇角出”,如左端一行款识,简直就是刀的横冲直闯,左右驰骋,“和”字重心上移,一撇舒展,一勾怡然,显示了作者的左右逢源。“年”字一任倾斜,却又不即不离于此行的中心。“月”字开阔,且有些霸悍,却又不失敦厚。总是生气勃勃。

该墓誌大致属于“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这“五美”的,有着内在的天眞烂漫。

为您推荐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

菀贵妻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四年(542)五月刻。正书。十行,行四·至六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我们褒扬《始平公》一类可以代表北魏书法特徵的作品时,并不等于无视另一类在北魏书法中同样..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二年(535)五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僧受爲亡师造像记》的欣赏,可以和《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相比较观赏。..

范思彦砖誌(书法)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

李显族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长乐太守李次李显族百余人造像》。亦称《李氏合邑造佛像碑颂》。东魏兴和四年(542)十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三十四字。后题名二行,上像左右各一行。阴侧均有题名。淸光緖末年河南滑..

邑义八十六人造像记(书法)

邑义八十六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道观邑义八十六人造白玉像》。东魏武定元年(543)正月刻。正书。四行,行十字。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线条的搏动,可以予人灵活、飞动、畅快、朗练等..

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

法仪赵法祚造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法仪等六十人造释迦像》。东魏元象元年(538)四月刻。正书。上题名四行,行二至三字。下记九行,行六字。曾归端方、王緖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从《法仪赵法祚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