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照人心 [日本]松尾芭蕉 : 露珠照人心,
晶莹透澈滴滴清,
洗尽世俗尘。
(陆坚译)
【赏析】
这是松尾芭蕉于1684年(日本贞享元年,中国康熙二十三年)寻访因赏樱花而出名的吉野山深处的、西行曾经居住过的古庵遗迹时所吟诵的俳句。这是受相传为西行所作的那首和歌的启发而写成的。(西行和歌的大意是: 从岩间青苔上淌过的清水,涓涓不停地向前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我清贫简朴的生活写照。)芭蕉此一俳句的主旨是怀念西行,赞颂他以苔清水为生活的寄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同时也反省自己心有杂念而抛不开世俗,表现了作者对西行的敬慕之情和希望自己能永住如同吉野山深处那样的清静之境,远离俗世之外。
《孟子·离娄上》篇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清水濯洗污秽为喻的作品甚多。早在南朝时代,沈约在其《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中写道:“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从广泛的意义上考察,这些诗文,可能对芭蕉创作这一俳句有一定的影响。
(陆坚)
《晶莹的露珠》:金得万着。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朝鲜文版。8.9万字。童谣集。共收120首童谣,分“晶莹的露珠”、“灯笼花”、“月牙”、“春珲大地”、“彩虹”、“蜻蜓”、“戏水”、“纸船”8部分。描写儿..
《日本古代随笔选》:[日]清少纳言、吉田兼好着。周作人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37万字。收日本平安时代中期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镰仓时代吉田兼好的《徒然草》。《枕草子》分12卷305段,以官廷生活为中心,写..
《丑陋的日本人》:〔日〕高桥敷着。张国良等译。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1月版。13万字。又许金龙等译,作家出版社1988年4月版,15万字。作者在南美任教多年,发现日本人最引以自豪和向往的却为外国人所不齿,他们力图避开的往往..
《日本新感觉派作品选》:〔日〕川端康成等着。杨晓禹等编。作家出版社1988年9月版。21.8万字。新感觉派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强调对官能感觉的真实描摹,创造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动态艺术形象,既达到相当高的..
《日本史上最长的一天》:〔日〕太平洋战争研究会编。铿范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12.5万字。长篇报告文学。记叙1945年8月14-15日一天内在日本发生的风诡云谲、惊心动魄的事件。少壮派军人不接受波茨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