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争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台湾日本占领当局即强迫废止报刊的汉文栏,不许在报刊上使用中文。1941年出现了台湾岛上的旧派文人占有相当势力,以发表距现实生活较远的旧体诗为主的中文刊物《风月报》 (后改称《南方》半月刊) 。该刊1941年6月号发表署名元园客 (黄衫客) 的《台湾诗人的毛病》一文,批评当时诗坛上一些吟风弄月的旧体诗词的七大弊病: 一、作者多于读者,根底薄弱; 二、摹仿古人,失却天真活泼烂漫的性灵; 三、借用成语,不像创作; 四、伪托他人之作,以造成儿女、门徒、情侣之名气; 五、仅仰词宗鼻息、以邀膺选; 六、无中生有,描写景物,多出虚构; 七,如同商人广告,一诗连投数处。此文本是黄衫客化名所作,带有自我检讨性质的文章。但旧派诗人却以为是侮辱斯文,遂群起而攻之。小镜云发表了《答万华元园客君》,锐锋发表《警告反背了的诗人》,郑坤五发表了《台湾诗人七大毛病再诊》,对黄衫客的文章逐条加以辩驳。接着新文学阵营的作家,有署名医卒的发表《三诊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署名第二傍观生的发表《台湾诗人七大毛病再诊感言》,批评郑坤五等人对于诗及诗人缺乏正确理解,并批判旧体诗词的弊病,提倡新诗创作。对此,郑坤五又发表了《驳医卒氏三诊及第二傍观生之再诊感言》,继续加以辩解。又有修正生的《谏傍观生读台湾诗人的毛病乱感》、高麝袍的《观台湾诗人们论驳有感》,支持郑坤五的观点。傍观生也发表了《读台湾诗人的毛病有感》、《驳《修正生及高麝袍之谬见》等文,给予反驳。论争中有林荆南发表《谁是谁非》,企图折衷双方意见,却遭到郑坤五著文反对。1942年2月 刊物发表声明停止“讨论栏”,这次论争才告一段落,4月号虽有黄石辉的《为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翻旧案》,但已是尾声。这次关于新旧诗风的论争,持续近一年时间,新旧派文学者参加讨论的达四、五十人。这本是旧派诗人之间由忏悔而引起的争论,后扩大为新旧诗之争。通过论争不仅使新旧诗的利弊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也教育了一些具有民族意识的旧派诗人,如著名旧体诗人连雅堂,即化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强调在这动乱的非常时期,无论写新诗的和旧诗的,都首先要做一个正直无私的诗人; 因而受到新旧文学界的广泛赞赏。
《大毛和小快腿》:金近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版。7.6万字。中篇童话。大毛是个机灵的男孩儿,快7岁了。小快腿是个惹人疼的水牛犊儿,刚生下就会走道儿,没过几天就能跑得飞快,他俩很快成了好朋友。本书就是描写这对小..
《台湾轶事》:聂华苓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3月版。8.7万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美籍华裔女作家,本书收其1949-1964年在台湾所写的10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抒写青年人的情趣,..
《台湾女作家爱情散文选》:徐学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6万字。选37位台湾女作家的爱情散文49篇。包括琦君、罗兰、张秀亚、胡品清、刘静娟、张晓风、三毛、李昂、苏伟贞、简等人的作品。描写初恋的悸动,刻骨..
《首批大陆记者台湾纪行》:翟象乾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27万字。1992年9月5-12日,首批大陆记者团访台。本书记录了两岸新闻界的交往活动,报道了台湾社会生活的情景。附录部分介绍两岸新闻界双向交往情况,选登..
《台湾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3.2万字。辑入32篇作品。选自台湾省六七十年代出版的书刊。全书内容丰富,有的抒发台湾同胞思乡怀故之情,如林文煌的《故园情》、邓荣坤的《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