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栏”的废止

出版时间:1989-10

“汉文栏”的废止 : 日本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即运用各种政治压迫和文化统制手段,企图用日文来代替中文,以进一步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当局进一步限制各种报刊用中文出版发行。1937年初,台湾日本占领当局由荻洲参谋长出面,召唤台湾新民报社主笔林呈禄等负责人,逼迫其将当时已缩减到三分之一的汉文栏废止。其后几经周折,日系三日刊的报纸于同年4月1日起废止汉文栏。《台湾新民报》 以台湾人之读者占大多数为理由,拖延两个月,于6月1日被迫废止汉文栏。同时宣布废止汉文栏的《台湾新文学》杂志最后1期为第2卷第6、7号合刊,实际出版时间是6月15日。这时,台湾本地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已经极少见到中文,几乎全由日文来代替。只有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的“台湾报”,每周辟有中文的“南岛文艺栏”,但这已经不属于台湾新文学的范围。这对处于强权战时体制压迫下,已经日趋衰微的台湾新文学运动,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稍后,只有极个别的被日本占领当局认为“无害”的,以吟风弄月为内容的旧派文学中文杂志,像《风月报》 (后改名为《南方》半月刊)等,在1941年再度被允许用中文继续出版发行。而少数留在台湾的爱国作家,则被迫用日文进行文学创作,曲折地表现一定的民族意识。







为您推荐

“怀乡文学”的流行

出版时间:1989-10 “怀乡文学”的流行 : 在台湾又称这种文学为“回忆文学”。乡愁文学最初流行于50年代后期,后来逐渐地成为台湾文学创作中最常见的,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因此,台湾评论家认为:“就题材而论,这..

关于台湾新文学路线和性质的探讨

出版时间:1989-10 关于台湾新文学路线和性质的探讨 : 1935年2月至4月,张深切在《台湾文艺》杂志上,连续发表了 《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及“ (续篇) ”两文。以台湾新文学创始以来的发展演变,与 “五四”..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文艺》的发表

出版时间:1989-10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文艺》的发表 : 1967年12月,为了响应国民党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当前文艺政策》,张道藩、梁寒操、马寿华、郎静山、陈纪滢、李曼瑰、姚葳、张秀亚、钟梅音、林海音、邓绥宁..

关于现代诗的论争

关于“依赖理论” 的论争

出版时间:1989-10 关于“依赖理论” 的论争 : 1983年,陈映真的短篇小说 《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等结集为 《华盛顿大楼》出版后,渔文在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4月8日至13日连载了《愤怒的云—..

第一回台湾全岛文艺大会

出版时间:1989-10 第一回台湾全岛文艺大会 : 由台湾艺术研究会、台湾文艺协会、南音社等新文艺团体,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发起,于1934年5月6日在台中市西湖咖啡馆二楼召开 (据1934年12月18日 《台湾文艺》杂志载《..

留学生文学的兴起

出版时间:1989-10 留学生文学的兴起 : 它诞生于60年代初期的台湾文坛。由于这种文学创作思潮,带有浓郁的乡愁色彩,人们往往把它看作乡愁文学的一个部分; 在创作方法上,因为这些作家大多属于现代主义,人们也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