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

    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 :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国美学界以批判旧美学、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美学为课题开展的学术讨论,中心是从哲学上探讨美的本质、自然美以及美感等问题。1956年6月,朱光潜在《文艺报》上发表《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检讨了他的文艺思想,同时又提出了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新论点,因此在美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先是黄药眠在《文艺报》上发表《论食利者的美学》,批判朱光潜新的美学观点。蔡仪则于1956年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评〈论食利者的美学〉》,对黄药眠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黄药眠是以唯心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接着,朱光潜在《人民日报》发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批评了蔡仪的观点。1957年初,李泽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对朱光潜、蔡仪的美学观点均有所批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随后,《新建设》、《哲学研究》和《学术月刊》等报刊相继发表了高尔泰、宗白华、蒋孔阳和洪毅然等许多人的美学论文,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讨论。这场讨论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先后参加讨论的有近百人,论文约300篇,《文艺报》和《新建设》杂志陆续编辑了6集《美学问题讨论集》。这次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美的本质,争论的焦点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意见以蔡仪为代表,认为美是客观的。客观事物的美即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不在于欣赏者的主观精神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第二种意见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认为美是主观的。第三种意见是朱光潜的观点,他认为美不是客观事物的特性,而是艺术的特征;美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物的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第四种意见主要是李泽厚的观点,是在蔡仪与朱光潜论战中发展起来的。他一方面认为美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认为美离不开人类社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于自然美,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客观现实中有自然美存在,自然美在自然本身。这种意见以蔡仪为代表。第二种意见是朱光潜等否认自然美的看法。第三种意见是李泽厚对自然美的看法,他认为自然本身没有美,也不是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只有“人化的自然”才美。关于美感,争论的焦点是美与美感的关系。第一种意见,是蔡仪认为客观事物的美决定美感,第二种意见,是朱光潜认为美感能影响美。第三种意见,是李泽厚认为美不是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而是美感随美而发展;但美感也反作用于美,影响和改造现实美。这场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涉及到的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比较详细的阐述。经过这场讨论,美学这门学科,可以说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但这场讨论,在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上还没有充分展开,多半停留在名词概念上,对艺术创作实践研究不够。尽管许多文章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研究美学,但却存在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存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代替美学的具体深入的研究的倾向。

为您推荐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法国米特里(Jeau Mitry,1907~1987)著。米特里是法国电影学家、电影导演。在二十代,他曾组织过提高观众鉴赏水平的电影俱乐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第1卷探讨的是电影的..

走向接受美学

走向接受美学 : 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姚斯的重要论文选集。中译本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宇、金元浦据1983年的英文版译出。出版时同美国另一位接受美学学者霍拉勃的《接受理论》合编在一起,题为《接受美学与接受..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 狄德罗美学和文艺学论著选编。狄德罗(见“修女”)著。中译本张冠尧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被列入“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本选集所收录的论著显示了狄德罗对各种艺术广泛的兴趣和精深的研..

现代小说美学

音乐美学问题概论

音乐美学问题概论 : 现代苏联音乐艺术理论专著。尤·克列姆辽夫著。中译本由吴启元、虞承中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出版,1983年再版,根据苏联МУЗГИЗ,1957版译出。尤·克列姆辽夫(Ю.Кремлёв),苏联音乐..

美学和系统方法

美学和系统方法 : 美学和文艺学论文集。莫·萨·卡冈著。中文本凌继尧编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被列入“美学译文丛书”。莫·萨·卡冈(М.С.Каган,1921— ),苏联当代美学家,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伦理学..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 文艺学研究专著。鲍·伊·布尔索夫著。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中译本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宁等译,被列入“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鲍·伊·布尔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