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法

诗歌阅读法:

指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提出的阅读方法。

其基本要领是:(1)朗读吟诵,整体感受。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也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都只有在朗读、吟诵的基础上,读者的情感、经验和想象才能得到迅速反应,从而真切体味诗的韵律美、情思和境界。否则,单是“看诗”就很难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

此外,好诗还要反复诵读品味,读到能背诵为好。

朗读,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使词语变成生动形象。所谓感受诗,就是感受这种通过想象唤起的形象,而不是词语本身。(2)分析感情,展现意境。读诗最初的整体感受是欣赏的开始而不是欣赏的完成,在此基础上必须进一步研读,揭示诗中情思的深沉含蕴和境界的更多层次。

特别是由于诗歌高度集中性所决定的结构上高跳跃性的特点,使读者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诗句间或诗句后所隐去的内容。有些诗歌情在言表,可以直接感受和分析到;有些诗歌情在言内,披文亦可以入情;有些诗歌情在言外,读时不能机械地死抠字面,而要查阅有关文献,“知人论世”,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生活和诗人际遇,弄清诗人写诗的用意,看它有何寄托。以上的分析必须做到:第一,不能超越诗本身所规定的结构界线;第二,必须与诗句的语义层次保持一致,读者经验的参与不超过诗结构所表明的或由整个情景(可由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决)所表明的范围,力戒穿凿附会。(3)领略音韵,研讨写法。

领略诗歌音韵的美,首先要注意它的节奏,其次要注意韵律回环的美。至于诗歌的写法,应首先注意其构思的独特性,同时研究它的修辞方式,意象的选取与组合等。

为您推荐

社会—文学—阅读

社会—文学—阅读 : 接受美学理论著作。M·瑙曼著。发表于1976年。M·瑙曼(Manfred Naumann,1925— ),民主德国文艺理论家,195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3年晋升教授,1984年任民主德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全书共6章,约..

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 : 关于接受美学理论的著作。W.伊瑟尔著。1978年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W. 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 ),德国文艺理论家,康士坦茨学派奠基人之一。60年代在海德堡、康士坦茨大学任教,70年代以后在美..

《文学阅读的多维视野》

《文学阅读的多维视野》:林树明着。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版。12万字。从读者接受理论入手,在社会、历史、哲学、心理学与符号学的广阔背景中,对文学的各个方面加以阐述。铺陈不同时代阅读理论的变迁,有深层理论的开拓,..

《阅读和欣赏》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广播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至1990年版。120万字。10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和欣赏》节目广播稿的选集。前3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第四集起由中..

《儿童游戏书,他们一开口说话就诱使他们阅读》

出版时间:1992-08 《儿童游戏书,他们一开口说话就诱使他们阅读》 : “J. G.”的作品, 试图通过娱乐、体贴吸引儿童阅读的最早的书之一。该书1694年由伦敦的一位约翰·哈里斯出版;迄今不知他与19世纪初的那位与..

阅读模式

出版时间:1992-08 阅读模式 : 指读者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作出的反应方式,在经历多次阅读之后逐渐凝定为固有的模式。可以分为个人的阅读模式和社会的阅读模式。个人的阅读模式指作为现实中的读者由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