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 通常指戏剧剧本。戏剧有广狭二义:一是话剧、歌剧、戏曲的总称,一是专指话剧。因此,狭义的戏剧文学也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则应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话剧、歌剧、戏曲剧本,虽然它们各自有一些特异性,但作为戏剧文学,又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戏剧是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如话剧中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歌剧中还有歌唱,戏曲中则有唱、念、做、打,等等。动作是演员艺术的根基,也是戏剧艺术的根基。戏剧艺术的特性就在于它是动作的艺术,这也决定了戏剧文学的基本特性。从表面上看,剧本同小说一样,也是用语言(文字)写成的,但一般地说,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剧本中则主要靠人物通过自身的动作进行自我表现。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其中包括对动作展开的时间和具体的物质环境的说明,对人物外部动作、静止动作的提示和对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的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其中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这些,都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方式。在戏曲剧本中,人物的台词(道白与唱词)有时也有说明动作环境和叙述事件的作用,但其主要性能也还是心理动作的外现。剧本需要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需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但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都应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地展现出来。剧本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动作正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剧本中需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而主题思想也应该寓于动作的发展之中。戏剧文学的这种基本特性,决定了剧作家形象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即必须遵循动作发展的逻辑。剧作家只有熟悉表演艺术的特点,掌握舞台艺术的规律,才能写好剧本。
  戏剧演出由于受到舞台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时空观念。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它的时空特性主要表现为建立在虚拟动作基础之上的虚拟时间和虚拟空间;在戏曲舞台上,离开人物的虚拟动作和说明性的台词,就不存在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空间。这样,就造成了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而在话剧中,动作基本上是写实的,它的时空限制要比戏曲大得多,因此,也就决定了话剧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即话剧动作必须在固定空间和延续时间中持续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有一个固定空间(即场景),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时间必须从头到尾连续下去;但它的空间和时间的变换,必须通过中断动作来实现,其方式就是换幕(或场)或暗转。这就形成了话剧结构中分幕、分场的特点。剧作家可以借助这种方式,相对地扩大剧本的时空容量。所谓"一幕",指的是动作与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则是指在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在现代话剧中,幕与场的界限已不象以前那么明显,也有不分幕只分场的。但总的说来,不论是话剧、歌剧还是戏曲,都要求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与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节,都应当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这个原则在任何时代的戏剧创作中都是共同的,只是具体要求和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例如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要求一出戏的动作只能在同一场景中展开,动作发展的时间跨度不能超出24小时,这在实际上是很难完全做到的,所以后来便被冲破了。在现代剧本中,大都不再遵循这样的规定,并且出现了所谓"多场景"的戏剧,即在一出戏中可以包容十几个(或更多)场景,而动作发展的时间跨度则可以扩展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还充分注意发挥舞台空间假定性的特点,采用写意性的空间处理方式来扩大空间和时间的容量。在现代戏曲剧本中,则有另一种趋向,即放弃或改变虚拟空间与虚拟时间的原则,而借鉴话剧中的固定空间和延续时间。这些情况表明,戏剧文学通过创作实践,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戏剧的分类,除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话剧、歌剧和戏曲外,按照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在古希腊戏剧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中,只有悲剧和喜剧两类,二者是不能混淆的;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出现了正剧,当时叫做"严肃喜剧",也称"悲喜剧"。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本来就存在的。在现代戏剧中,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已不那么严格,为数最多的则是正剧。戏剧分类还可以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儿童剧、科学幻想剧等,或者按照主题、情节分为情节剧、社会问题剧、心理剧等,或者按照篇幅规模分为多幕(或多场)剧和独幕剧、大戏和小戏等。

为您推荐

《契诃夫戏剧集》

《契诃夫戏剧集》:[俄]契诃夫着。曹靖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1月版。37.2万字。收12个剧本。《海鸥》通过对几个作家和演员的刻画反映契诃夫在文艺问题上的严肃思考:艺术家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必须与时代并进。《万..

《亚·奥斯特洛夫戏剧选》

《亚·奥斯特洛夫戏剧选》:[俄]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着。臧仲伦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版。37万字。收《自家人好算帐》、《大雷雨》、《森林》、《没有陪嫁的姑娘》和《名伶与捧角》5部名剧。作品大都通过家庭..

《屠格涅夫戏剧集》

《屠格涅夫戏剧集》:[俄]屠格涅夫着。李健吾译。平明出版社1951年6月至1954年8月版。25.5万字。3册。屠格涅夫是位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个戏剧家。他的剧作给后来的契诃夫以极大的启发。第一集收入《疏忽》和独幕喜剧《落魄..

《普希金戏剧集》

《安德列耶夫小说戏剧选》

《安德列耶夫小说戏剧选》:[俄]安德列耶夫着。鲁民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2月版。32万字。收小说7篇和戏剧2部。作品构思奇特,情节集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使许多人物失去个性而被抽象成概念化的“人”,既不同于传统的现..

《小说戏剧选》

《小说戏剧选》:[俄]果戈理着。满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3月版。28万字。收作者最负盛名的4篇小说和1部喜剧。中篇小说《塔拉斯·布尔巴》的主人公哥萨克老队长塔拉斯·布尔巴英勇豪放,热爱哥萨克集体,亲手打死叛变..

《契诃夫的戏剧艺术》

《契诃夫的戏剧艺术》:[俄]С.Д.巴鲁哈蒂着。贾植芳译。上海文化工作社1951年7月版。10.3万字。共4章。第一章契诃夫所走的道路,论述契诃夫的现代意义,其作品的特征、价值与时代的关系及其对文学的态度。第二章契诃夫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