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源辩体

诗源辩体 : 诗论著作。明许学夷著。分前、后集。前集三十六卷,论先秦至晚唐诗歌;后集纂要二卷,论宋元明诗。其《自序》批评明代诗坛称:师齐梁、师晚唐季宋者“于道为不及”,七子派以汉乐府为作诗的鹄的“于道为过”,公安派、竟陵派“背古师心,诡诞相尚,于道为离”。其意似欲折衷诸家,但全书详于唐前而略于宋元,至谓“古诗至于汉魏,律诗至于盛唐,其体制声调已为极至,更有他途,便是下乘”,所论仍以七子派为宗。所谓辩体,主要是从体裁形式和艺术风格方面论述历代诗歌之发展衍变,以《三百篇》(《诗经》)为“源”,汉魏盛唐为“流”,元和之后为“派”。“源”与“流”为正,“派”则为变。一般说来,全书扬正抑变,然对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四家亦肯定其为变中之美者。此外又以两卷篇幅历论自曹丕、沈约以来数十家诗论及自《文选》而后三十种诗歌选本,所述虽简,但一千余年诗歌批评演变的线索已约略可见。其中对王世贞《艺苑卮言》、胡应麟《诗薮》推崇备至,亦反映了许氏的批评倾向。全书叙述详尽,条分缕析,系统俨然,对后世关于中国诗歌史的研究有相当的影响。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初刻本、崇祯十五年(1642)陈所学刻本、1922年恽毓龄仿宋聚珍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

为您推荐

谈龙录

谈龙录 : 诗论著作。清赵执信著。一卷,三十六则。系专为批评王士禛“神韵说”而作,以“诗外有事”和吴乔的“诗中有人”为理论武器,指责王氏过分追求神韵,流于空虚。主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推崇艺术风格..

带经堂诗话

带经堂诗话 : 清王士禛著。三卷。分综论、悬解、总集、众妙、考证、记载、丛谭、外纪等八门凡六十四类,广泛涉及诗歌创作和批评鉴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论诗标举神韵说,重视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题材的作品,..

梅村诗话

梅村诗话 : 清吴伟业著。一卷。多记述故事,于诗学理论较少发挥,但评论同时诗人之作,叙述本事,由其所推崇者亦可窥其诗学宗尚。所论及的诗人,有友人、有与其齐名者、有明代殉节之臣、有闺秀女冠、有方外僧人。..

原诗

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 : 清袁枚著。十六卷,补遗十卷。多记当代文坛轶事,漫议古今诗人诗作,篇什繁富。论诗承明末公安派余绪,反对拟古和矫饰,提倡“性灵”说,认为“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从诗人的审美主体出发,..

贞一斋诗说

贞一斋诗说 : 诗论著作。清李重华著。一卷。有两部分:“论诗答问三则”,综论诗理;“诗谈杂录”一百条,泛议历代诗人诗作,似有仿叶燮《原诗》分内、外篇之意。论诗以音、象、意为三要素,三者之间又以意为主,所..

姜斋诗话

薑斋诗话 : 清王夫之著。 三卷。 卷一“诗绎”专论《诗经》,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多阐释诗歌理论,卷三“南窗漫记”以记录诗友宴游之作为主。论诗“以意为主”,认为烟云泉石等自然万物“寓意则灵”。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