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昇欢造像记(书法)

吕昇欢造像记(书法):

【简介】:

东魏兴和三年(541)刻。正书。记六行,行十字。题名七列。首列八行;二列十一行;三、四列二十五行;五至七列三十一行。在河南汲县汲城村鎭国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东魏兴和三年,距离颜眞卿还有一百七十余年,代表大唐那种雄健宽阔的书风在此时已是风起靑萍之末,许多和《吕昇欢造像记》一样的作品,实际上是颜眞卿的一块块垫脚石,就如锺繇与王羲之的关係一样必不可少。这方佳作气势开张、庄严伟岸,却不盛气凌人。作者已经掌握了整套的书写技巧,并且腕力雄强,落墨不拘。但是世人只知颜鲁公而未识《吕昇欢造像记》,实乃历史特定环境使然。在颜鲁公后期的传世大作中,很明显地昇华了这类书法的许多优点,迴避了许多缺点,使得粗犷中含细緻。而细微之处的留意,往往是这些魏书家所忽视的。他们崇尙驰骋,崇尙大刀阔斧地挥洒,势如破竹地纵笔,在雄壮之下掩盖了许多应该留心的细处。如鈎笔,在颜鲁公笔上顿笔之后挑出,形成一个精巧的鹅头,捺笔又有燕尾之誉,风格的形成无疑需要靠许多独特之处连缀在一块,宛然一个标记。而此碑,主要轻廓一应俱全,剩下的是细緻地构筑内部了。当然,用大书家那样的标凖衡量魏书,显然他们没能达到那么精美的程度。此碑是一件气势恢宏之作,如果能在自然开放的形体中再作磨琢之功,将更爲感人。

为您推荐

刘双周造像记(书法)

刘双周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北海郡都昌县人刘双周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十二月刻。正书。记十二行,行八至十二字不等。后题名,残存二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每提起《颜勤礼碑》,印象最深..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广一尺三寸五分。”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后题名八人。其八行至十一行上中间有龛穴长五字许。在河南偃师县古圣寺。《中国书法大辞典..

程哲碑(书法)

程哲碑(书法):【简介】: 全称《代郡太守程哲碑》。东魏天平元年(534)十一月立。正书。三十一行,行四十五字。有方界格。额题小字四行,行五、六字。年月刻于额左。摩崖刻,旧在山西长治,后移太原傅靑主祠。日本《书道全集》着..

员光造像记(书法)

韩显祖等造塔像记(书法)

韩显祖等造塔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须弥塔主韩显祖造塔像记》。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刻。正书。九行,行十一字。题名十二行。首行二列,次行在像下一列。余各三行。淸王昶《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七寸六分,广一尺七..

程荣造像记(书法)

程荣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兴和二年(540)刻。正书。八行,行十二字。座右题名三行。原在山西长垣遽子祠。曾归嘉兴沈涛、南陵徐乃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程荣造像记》可以划分爲两个部分。这样..

刘懿墓誌(书法)

刘懿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太保太尉公禄尙书事都督冀定瀛殷并凉汾晋建陕肆十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陕肆二州大中正第一酋长敷城县开国公刘君墓誌铭》。东魏兴和二年(540)正月刻。正书。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