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生造像记(书法)

邢生造像记(书法):

【简介】:

东魏兴和三年(541)六月刻。正书。五行,行四至八字不等。在山西孟县。《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字距和行距都拉得那么宽敞,这是触角及作品的第一个感觉。作者这样分布,自有他的用意。作品是宽博型的,外向延伸分外明显。由于行距拉大,笔画的延伸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地伸展,潇洒而又大方。我们欣赏这个“赵”字就可一目了然。这是一个很潇洒的生命,没有受拘囿的苦相,七百年后大书家赵孟頫那写惯了的“赵”字,与此仍有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化方爲圆,增添了妩媚和柔和。但是,作品中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达到“赵”字这一层次。这个字是卓越的,然而也不乏等而下之者。这就使整件作品的水平摇摆不定,优劣互见。如“太”字,一是用笔太快,处理撇捺二笔时犯忌,笔力不送到末端,草草提起;横画落笔太重,疙瘩突兀,令人颇感不顺。这裹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像”字的最后一笔,他似乎也受到魏晋书家书写的经卷的影响,吸收了那种肥厚短暂的墨块。自然,作者并不一定直接的法于此,也许是偶然心血来潮所致。

为您推荐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广一尺三寸五分。”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后题名八人。其八行至十一行上中间有龛穴长五字许。在河南偃师县古圣寺。《中国书法大辞典..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辛乐县张僧安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闰九月刻。正书。七行,行七字。旧在山东寿光。曾归泰安宫氏。《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令人赏玩不已之作,当在似与不似之间。太相..

曹续生造像记(书法)

曹续生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五年(539)十月刻。隷书。三截:上中俱四行,下八行,行四至二十二字不等。记五行,行十七至二十二字。有题名三列,一列三行,一列四行,一列二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曹续..

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记(书法)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东魏固安县令朱虎牙造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题名十五行,行二至九字。在直隷州城废寺中。淸同治间檀施寺僧迎归供养。今置江苏常熟静圃之靑林堂。《中国书法大辞典》..

刘悁爲亡兄造像记(书法)

刘悁爲亡兄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宁朔将军州长□刘悁爲亡兄直阁造观世音像》。东魏天平四年(537)九月刻。正书。六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笔画的风化,碑石上的大..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假伏波将军魏郡丞姚敬遵造弥勒像》。东魏元象二年(539)三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六寸,广一尺二寸。”正书。十二行,行七字。20×39.9cm。在山东历城千佛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