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记(书法)

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佛弟子魏昌开国公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又称《河间王公主李夫人造浮图刊石》。北魏永熙三年(534)五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这是一幅“巨製”。所谓“巨”,并不在于它篇幅的大小,而在于它的字数及书者投入的精力。作品结体未必尽能精善,但用笔已区别于北魏许多民间书手那样的质直粗犷。它的线条在挺劲中已经隐隐透露出和婉的意致,不再是直来直去而已表现出作者对直而含曲的用笔之道的省悟。虽运用不见得周到,但我们却可以见得他的用意。

如其横画,就已有千里阵云之致,略呈弧形,缓缓前去,自然平静,长横画尤其如此。但书者在对笔画的专注上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以“永”字八法爲例,作品中的“努”最经不起推敲,削瘦、刻板,没有灌注作者的感情和精力。这不能不影响到结字。如“开”、“国”字就大爲逊色,形容枯槁,毫无神采。当然诸如“造”、“追”、“念”字,又都是神采奕奕。楷书的优劣是一目了然的,它难以隐藏缺陷,而只能靠字与字相互之间在视觉效果上的调节去弥补。当人们还没有严格的法度意识时,他就更多地会把精力放入结体,把字安排好,而对于用笔的细微之处则不够周全,这种现象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改观。

为您推荐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广一尺三寸五分。”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后题名八人。其八行至十一行上中间有龛穴长五字许。在河南偃师县古圣寺。《中国书法大辞典..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辛乐县张僧安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闰九月刻。正书。七行,行七字。旧在山东寿光。曾归泰安宫氏。《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令人赏玩不已之作,当在似与不似之间。太相..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东魏固安县令朱虎牙造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题名十五行,行二至九字。在直隷州城废寺中。淸同治间檀施寺僧迎归供养。今置江苏常熟静圃之靑林堂。《中国书法大辞典》..

刘悁爲亡兄造像记(书法)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假伏波将军魏郡丞姚敬遵造弥勒像》。东魏元象二年(539)三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六寸,广一尺二寸。”正书。十二行,行七字。20×39.9cm。在山东历城千佛山。 【赏析..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誌铭》。北魏永熙三年(534)二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2.5×52cm。盖正书“大魏故昭玄沙门大统令法师之墓誌铭”四行,行四字。一九二九年河南洛..

元爽墓誌(书法)

元爽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泾齐秦三州诸军事衞大将军秦州刺史尙书左僕射元公墓誌铭》。北魏永熙二年(533)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81.8×81.8cm。九二八年河南洛阳董家村出土。曾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