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锐造像记(书法)

乞伏锐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齐州长史鎭城大都督挺开国男乞伏锐造弥勒像》。东魏元象二年(539),三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二寸。”正书。二十二行,行六字。在山东历城千佛山。

【赏析】:

在爲许多魏碑作品的用笔叫好,同时又爲他们不善结体扼腕时,我们惊喜地发现《乞伏锐造像记》无论从用笔或结构上看,它都佔了两全。这件作品方圆结合,以圆爲主,呈秀润之色。张怀瓘云:“书能入流,含于和气,宛与理合,曲若天成。”这是传统的审美观,和顺中庸,此碑甚爲符合,作者化直爲曲,那些直露的、硬梆梆的直线消失了,而代之以弧线。就连横画,也微起波澜,纡徐委婉,这就是认识上的一个长进。由简单到複杂,让耽玩者有开掘的兴趣。此碑虽爲楷书,却时有行书笔意,暗中呼应紧密。唐徐浩、颜眞卿理应都受这一流派的影响。优秀的用笔要靠合理的结构来强化,作者擅长造型,这一点胜过诸家。每字不论大小,都大致相等,各有其适。不因繁笔而字大如斗,亦不因简笔而空旷如野。结体黑、白相间,从容不追而恬澹大方,这样的结体在魏书中是典範。唐代欧阳询有“四面停匀,八面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目凖程,疏密欹正”的经验,也是他结字的标凖。《乞伏锐造像记》的作者是如何认识的呢?他的书学论点已无从查考,表达这种见解的惟有作品,而这是足以和大唐楷书家并驾齐驱的,“学书者至此,可谓五岳归来。”

为您推荐

刘悁爲亡兄造像记(书法)

刘悁爲亡兄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宁朔将军州长□刘悁爲亡兄直阁造观世音像》。东魏天平四年(537)九月刻。正书。六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笔画的风化,碑石上的大..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

姚敬遵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假伏波将军魏郡丞姚敬遵造弥勒像》。东魏元象二年(539)三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六寸,广一尺二寸。”正书。十二行,行七字。20×39.9cm。在山东历城千佛山。 【赏析..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誌铭》。北魏永熙三年(534)二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2.5×52cm。盖正书“大魏故昭玄沙门大统令法师之墓誌铭”四行,行四字。一九二九年河南洛..

元爽墓誌(书法)

司马昇墓誌(书法)

司马昇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故南秦州刺史司马使君之墓誌铭》。东魏天平二年(53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一字。51.5×51.5cm。淸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出土。曾归张方与、刘鹗、端方、王緖祖。武进陶氏珂..

安村道俗一百余人造像记(书法)

安村道俗一百余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四年(537)七月刻。正书。十五行,行三十二字。末镌年月一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张怀瓘曾认爲,书法作品当有“鳞羽参差,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

王愼宗车枕洛造四面像(书法)

王愼宗车枕洛造四面像(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元年(535)刻。文刻像之两旁,有残阙。正书。十五行,行字不一。旧在陕西,曾归山东诸城刘喜海。《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在魏碑体系中,《王愼宗车枕洛造四面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