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昇墓誌(书法)

司马昇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大魏故南秦州刺史司马使君之墓誌铭》。东魏天平二年(53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一字。51.5×51.5cm。淸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出土。曾归张方与、刘鹗、端方、王緖祖。武进陶氏珂·版影印初搨本。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司马昇》如三日新妇,虽体态媚丽,而容止羞涩。”又:“《高湛》、《刘懿》、《司马昇》、《法生造像》秾华丽美,并祖锺风。,,梁啓超《碑帖跋》言:“体长而锋敛,在魏誌石中,又一别调。”

【赏析】:

书法艺术中最难掌握,因同时涉及各个方面的规律是“度”,即分寸感。魏碑中有些过于刻板,有些则过于草率,能恰如其份地表现出书意、达到静中求动,正中寓欹,需要坚实基础及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东魏天平初年的《司马昇墓誌》便在“度”的把握上表现出成熟的艺术功力。

此誌以方笔爲主,结体宽博,具有大量魏墓誌中所共有的方整、雄强的特色,但细加观赏,则发现在不少字中却又有着独具的变化特徵。请看“盗、藏、行、怀、使、持”等字,于规範之中稍加欹斜,便奇趣横生。是书手眞的书法造诣高深?还是由于不成熟偶而出现的效果?抑或是石工跑刀所致?我们且不必管它,而其整体上工稳中寓以变化的效果,可向历史证明这是一块优秀的石刻作品,足可爲后人所取法。

値得注意的是,在如此规整的刻石中,竟然出现了草书,如“止”、“无”等字,更给此誌增加了不少艺术情趣。古人可以如此处理,我们爲何不能借鑒而加以发扬用于创作之上呢?欣赏作品,要精要细,方能发现其有价値的地方。

为您推荐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

僧令法师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誌铭》。北魏永熙三年(534)二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2.5×52cm。盖正书“大魏故昭玄沙门大统令法师之墓誌铭”四行,行四字。一九二九年河南洛..

元爽墓誌(书法)

元爽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泾齐秦三州诸军事衞大将军秦州刺史尙书左僕射元公墓誌铭》。北魏永熙二年(533)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81.8×81.8cm。九二八年河南洛阳董家村出土。曾归三..

元钻远墓誌(书法)

元钻远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齐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齐州刺史广川县开国侯元使君墓誌铭》。北魏永熙二年(533)十一月刻。正书。三十行,行三十一字。61.5×62cm。一九二〇年河南洛阳南陈庄出土。曾归武进..

张宁墓誌(书法)

元鸷妃公孙甑生墓誌(书法)

元鸷妃公孙甑生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侍中大司马华山王妃故公孙氏墓誌铭》。东魏天平四年(537)七月十六日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55.2×54cm。河北磁县讲武城出土。今藏沈阳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

元玕墓誌(书法)

元玕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平南将军太中大夫元君墓誌铭》。东魏天平二年(535)七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70.9×90.9cm。盖题篆书阳文“魏故元使君之墓铭”三行八字。曾归武进陶湘,萧山张氏。赵万里辑..

贾景等七人造玉像记(书法)

贾景等七人造玉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永熙二年(533)九月刻。正书。九行,行五字。曾归王緖祖、姚贵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如何看待《贾景等七人造玉像记》的结字呢?这种结体的方法使字显得憨态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