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

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为您推荐

科斗文

科斗文:亦称“科斗书”、“科斗篆”。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此名初见于汉末,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郑康成《尚书赞》称:“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

碑额

碑额:碑刻术语。碑头的通称。《碑版广例》:“碑首或刻螭、虎、龙、鹤以为饰,就刳其中为圭首,或无它饰,直为圭首,方锐圆椭,不一其制。圭首有字称为额,额书篆字称为篆额,书隶字称为题额。”..

剥蚀

剥蚀: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鋩。”..

帖学

南帖

南帖:碑帖术语。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以南朝碑碣绝少,而多为启牍之帖,故名。参见“南北派”。..

法帖

法帖: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秘阁所藏法书为十卷,每卷首刻有“法帖第×”字样,总称《淳化秘阁法帖》。“法帖”的名称,相传由此始..

临摹

临摹: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丹铅总录》引岳珂语称:“临摹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