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荣造像记(书法)

程荣造像记(书法):

【简介】:

东魏兴和二年(540)刻。正书。八行,行十二字。座右题名三行。原在山西长垣遽子祠。曾归嘉兴沈涛、南陵徐乃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程荣造像记》可以划分爲两个部分。这样来欣赏可能有割裂之嫌,但上下两部分的确存在着差别。上部章法较爲紧密,距离适当。每字笔画饱满,结体堂正,沉郁苍劲。作者在书写许多带尖的笔画时,末端回锋收转,不露圭角,以秃代尖,亦显得沉雄。它以内涵丰富、古拙有味取胜,不靠用笔的潇洒,但人们在再三玩赏之后,还是会选择它。作者比较讲究造型的变化,不仅重心安稳,并求变通,如“苦”“即”、“熟”三字,即通过笔画变型求得新意。在魏书中我们见到许多相同的字,从未有过更移,哪怕是极微弱的变化,千字一律不少见。《程荣造像记》能给我们一种新奇感,它的调节是在不动声色中进行的。在下部分,字距拉大、行距缩小,整部分显得空旷。楷书的字距、行距不宜太开,它们之间的联系本就缺乏,按书论所言要看到那种笔断意连的联係实在太玄了。而楷书字距行距一拉开,这种联系就更难琢磨了,上下两部的差距较大,以上部爲优,但形成上下两部脱节的原因,则是一个谜。

为您推荐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

王方略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广一尺三寸五分。”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后题名八人。其八行至十一行上中间有龛穴长五字许。在河南偃师县古圣寺。《中国书法大辞典..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

张僧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辛乐县张僧安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闰九月刻。正书。七行,行七字。旧在山东寿光。曾归泰安宫氏。《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令人赏玩不已之作,当在似与不似之间。太相..

元宝建墓誌(书法)

元宝建墓誌(书法):【简介】: 亦称《宜阳郡王元宝建墓誌》。东魏兴和三年(541)八月刻。正书。三十行,行三十字。79×79cm。一九二二年河北磁县出土。曾归会稽顾燮光。今藏河南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邢生造像记(书法)

曹续生造像记(书法)

曹续生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五年(539)十月刻。隷书。三截:上中俱四行,下八行,行四至二十二字不等。记五行,行十七至二十二字。有题名三列,一列三行,一列四行,一列二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曹续..

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记(书法)

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佛弟子魏昌开国公李晏爲亡息罗睺造天宫像》。又称《河间王公主李夫人造浮图刊石》。北魏永熙三年(534)五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

朱虎牙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东魏固安县令朱虎牙造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题名十五行,行二至九字。在直隷州城废寺中。淸同治间檀施寺僧迎归供养。今置江苏常熟静圃之靑林堂。《中国书法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