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才寺碑(书法)

善才寺碑(书法):

【简介】:

全称《大唐河南府阳翟县善才寺文蕩律师塔碑铭并序》。唐开元十三年(725)十月立。碑署褚遂良书,据淸王澍、翁方纲考褚书款乃后人移改,定爲魏栖梧书。正书。原石久佚。仅淸临川李宗瀚旧藏孤本传世,今在日本。册凡二十九页,页五行,行七字。上海延光室、有正书局、文明书局、中华书局等有影印本。

【集评】:

淸翁方纲跋:“王蒻林论褚法云:‘稍纵逸则爲魏栖梧;步趋不失尺寸则爲薛稷。’所谓稍纵逸者即指此碑也。盖唐世书家习褚者多,而此尤得其神理。然魏着作书此碑,其于褚法实乃步趋不失尺寸,若薛少保又加以妍美矣。褚书上溯锺、王,近亚虞、欧,此碑格韵在《圣敎序记》、《房梁公碑》二者之间,善学褚法者于此碑求之有余师矣。又岂必以纵逸目之乎?”

【赏析】:

如果将书比人,在唐代书法中挑选娇媚柔情的东方美女的话,我想《善才寺碑》获胜的把握极大。在整个唐代楷书中,将秀雅溶入骨子,又不显得轻浮的,除了褚遂良的《阴符经》之外,几乎无碑可与《善才寺碑》相匹敌,而且比之《阴符经》的绵裏裹铁,《善才寺碑》又多了一层娇媚。

你瞧,她的线条是如此婉转(全碑没有一笔是直来直去的),她的体态又是如此轻盈(简直可以飘起来),好似一个柔情似水的少女,面对日夜思念的情人,羞澁而甜美地倾诉着自己的衷肠。在这一刻,人间的痛苦和世俗的烦恼被全部忘却了,有的只是天国的仙乐和自然的和声;此刻,那个永远无法超脱的“人”眞正醉了—在太虚幻境中陶醉了。

与北朝碑刻那种充满着悲剧气氛的凄壮书风相反,此碑所代表的是一种轻歌曼舞式的柔美书风,它作爲中国文人阶层悲惨命运的鎭痛剂和安魂曲而存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他们的痛苦心理,使之不致于导向精神崩溃。

为您推荐

鹡鸰颂(书法)

鹡鸰颂(书法):【简介】: 唐·李隆基书。墨迹本。纸本。行书。四十五行,凡三百三十七字。24.5×184.9cm。钤有“宣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乾坤淸玩”、“晋府图书”、“吴希元印”、“吴新字珍藏印”、..

史惟则(书法)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肚痛帖(书法)

古诗四帖(书法)

古诗四帖(书法):【简介】: 墨迹本。无款。明董其昌定爲唐张旭书。五色笺。草书。竪28.8cm。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子固”、“华夏”、“项元汴印”、“宋荣审定”、“乾..

石台孝经(书法)

石台孝经(书法):【简介】: 唐代刻石。唐玄宗李隆基撰序、注并书。李享篆额。唐天宝四年(745)刻立。现在西安碑林。四块高大的碑石拢成方形,立于多层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碑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与孔子的问答辞。四..

李思忠墓誌(书法)

李思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墓誌铭并序》。唐开元五年(717)八月刻。69.5×70cm。宣德郞行右衞录事参军欧阳値撰并书。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