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孝经(书法)

石台孝经(书法):

【简介】:

唐代刻石。唐玄宗李隆基撰序、注并书。李享篆额。唐天宝四年(745)刻立。现在西安碑林。四块高大的碑石拢成方形,立于多层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碑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与孔子的问答辞。四面刻字,前三面爲隷书,各十八行,行五十五字。末面,前有隷书七行,后半上截楷书九行,行书三行,下截题名四列。额篆书“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十六字。碑石光莹如漆,保存完好,是西安碑林中最早的展品。

【集评】:

明壬世贞《弇州山人稿》:“丰妍匀适,与《太山铭》同。行押亦雄俊可喜。”明赵崡《石墨镌华》:“开元帝书法,与《太山铭》同润色史惟则,老劲丰妍,如泉吐凤,爲海吞鲸,非虚语也”。

【赏析】:

隷书至唐,近乎衰微,涉足者少,成就亦平平,远不能和楷、行、草书相比。唐玄宗独开门径,特别喜欢写隷书。经他倡导,风从者逐日增多,一时学隷成爲风尙,形成了与汉隷不同风格的“唐隷”。

唐玄宗亲自爲《孝经》撰序作注并隷书,其目的可能是借书法宣扬“孝、悌”,但却显露了其优秀的书法才能。此碑端庄典雅,虽肥厚妍丽,平直刻板,近乎“馆阁”,但却波磔分明,左舒右展,装饰性强,给近将衰微的隷书注入了新的气息。此《石台孝经》立于碑林正门的孝经亭中,雄阔壮美,气势夺人。每天观者如流,人们抚摸碑石,不禁爲玄宗皇帝的优美书法而赞叹不已。

为您推荐

史惟则(书法)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李思忠墓誌(书法)

李思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墓誌铭并序》。唐开元五年(717)八月刻。69.5×70cm。宣德郞行右衞录事参军欧阳値撰并书。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

郞官厅壁记(书法)

审讯王奉仙文书(书法)

审讯王奉仙文书(书法):【简介】: 唐.作者不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行书,纸本。凡十行。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这件文书与颜眞卿《争座位帖》(7..

陀罗尼神咒经幢(书法)

陀罗尼神咒经幢(书法):【简介】: 唐·李邕书。天宝四年(745)十二月立。搨本,行书。凡三十行,行五十四、五字不等。在陕西武功县。辑入《中国书法大辞典》。【赏析】: 这通碑写于天宝四年,那是一个被锺、王遗风统治书坛的时..

张旭(书法)

张旭(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苏州吴(江苏苏州)人。字伯高。爲官金吾长史,一说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草书最爲知名。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爲“酒中八仙”。传其常于醉中以头濡墨大书,世称张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