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王奉仙文书(书法)

审讯王奉仙文书(书法):

【简介】:

唐.作者不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行书,纸本。凡十行。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这件文书与颜眞卿《争座位帖》(764)出奇地相似。文书年号爲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颜眞卿二十四岁;文书作者与颜眞卿彼此之间直接影响的可能性很小,更可能的是,这种书写风格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

文书线条流畅、圆转,中锋笔法运用自如,丝毫没有着意控制的痕迹—这种笔法所要求的姿势和操作要领,很可能是作者惟一熟悉的技术要求。我想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孩从六岁开始学习毛笔字,从那时起便一直悬肘书写,三年级,老师上习字课,敎他们把肘部支在桌上,她对老师说:“我不会用这种方法写毛笔字。”—从这件文书还可以联想到另一件残纸—一九七三年吐鲁番出土的天宝十四年马料账残页,账上的批字线条圆实丰腴,用笔方式与这件文书十分相似。一个时代所作好的技术上的凖备,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可能享用。

残页批字与文书字结构亦相似,匀称、熟练,毫不拘谨,以团形爲基调,但又能根据各字的构成条件自如变化,同时不失去所有字迹的统一感。这些字结构与《争座位帖》的相似,或许也能从时代风格中找到解释。

由于唐人书法训练亦以前代书法爲基础,唐代行书中一部分受唐代楷书笔法影响,提按、顿挫明显.另外还有一部分与前代行书保持更密切的联繫,重使转,很少按、顿。晋人行书演变至唐代,线条内部的运动已有所简化,複杂的使转(后转)被中锋稍加使转的笔法取代,—后人称《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亦是体察到其内部运动较爲简单。这一类以中锋爲主,同时在弯折处不着意按顿的笔法,必然产生以连续弧线爲主调的构成特徵,由此也决定了字结构外廓趋向团形的特点。而盛唐以来字结构普遍开阔、疏朗,趋向团形的字结构爲避免侷促和封闭,可以伸展的长画自然要作适度的夸张。于是,便有了文书、马料账残页以及《争座位帖》的结体风格。

为您推荐

史惟则(书法)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李思忠墓誌(书法)

李思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墓誌铭并序》。唐开元五年(717)八月刻。69.5×70cm。宣德郞行右衞录事参军欧阳値撰并书。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

郞官厅壁记(书法)

陀罗尼神咒经幢(书法)

陀罗尼神咒经幢(书法):【简介】: 唐·李邕书。天宝四年(745)十二月立。搨本,行书。凡三十行,行五十四、五字不等。在陕西武功县。辑入《中国书法大辞典》。【赏析】: 这通碑写于天宝四年,那是一个被锺、王遗风统治书坛的时..

张旭(书法)

张旭(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苏州吴(江苏苏州)人。字伯高。爲官金吾长史,一说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草书最爲知名。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爲“酒中八仙”。传其常于醉中以头濡墨大书,世称张顚。其..

代国长公主碑(书法)

代国长公主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十二月立。正书,三十一行,行六十一字。郑万钧撰,郑聪书。在陕西蒲城县。明末淸初搨本“明皇”之“明”字“月”部能辨;“使海内见聪,,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