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帖(书法)

古诗四帖(书法):

【简介】:

墨迹本。无款。明董其昌定爲唐张旭书。五色笺。草书。竪28.8cm。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子固”、“华夏”、“项元汴印”、“宋荣审定”、“乾隆”、“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鑒赏”等鑒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华夏、项元汴、淸宋荦、淸内府等收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宣和书谱》、《续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滙考》等着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仿古精印本。

【集评】:

丰道生跋:“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爲。”董其昌跋:“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

【赏析】:

张旭《古诗四帖》以其崭新而完美的形式,巨大的气魄,高美的精神,向读者展现出一幅生气勃勃、雄伟壮阔的画卷。章局布署上大开大合,大收大放。在整体混融和谐、庄严肃穆气氛的笼罩下,造成了大幅度强烈对比的雄伟肚观的局面。其用笔处处“屋漏”,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其结体谨严,逸宕而又伟丽。全篇行文跌宕,动静交错,波澜起伏而又秩序井然。时而低昂迴翔,翻转奔逐;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壮其声萧飒而澎湃,抒其情深沉而豁达。在他的笔下,感情好像天上行月似的空明,地上流水似的澄澈,兴到之际,在悠然自得的游戱式的享受中,使其精华放射出光辉。万物在裏面都感到自由自在。一切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妙,那样的自然,眞有索不尽的意趣,捕捉不尽的神采和赏不尽的风华。呜乎!“张顚”,非顚也,千古风流人物非彼而何?《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为您推荐

史惟则(书法)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石台孝经(书法)

石台孝经(书法):【简介】: 唐代刻石。唐玄宗李隆基撰序、注并书。李享篆额。唐天宝四年(745)刻立。现在西安碑林。四块高大的碑石拢成方形,立于多层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碑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与孔子的问答辞。四..

李思忠墓誌(书法)

郞官厅壁记(书法)

郞官厅壁记(书法):【简介】: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十月刻。陈九言撰,张旭书。旧在陕西西安碑林,久佚。传世仅明都穆《金薤琳瑯》所载明王世贞所藏宋搨孤本。宋石即有翻刻。上海文明书局、日本二玄社有影印本。【集评】: 宋..

于知微碑(书法)

于知微碑(书法):【简介】: 作者不详。书于唐开元七年(719)。搨本。楷书。凡六行,共五十九字。陕西省三原县三家店出土。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此碑瘦劲方整,以骨见胜。结体中宫收敛,撇捺舒展,显得气势..

大智禅师碑(书法)

大智禅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大智禅师碑铭并序》。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九月立。严挺之撰,史惟则书。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一字。碑阴刻“大智禅师碑阴记”,阳伯城撰,史惟则书。隷书。二十七行,行九字。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