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者不详。书于唐开元七年(719)。搨本。楷书。凡六行,共五十九字。陕西省三原县三家店出土。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此碑瘦劲方整,以骨见胜。结体中宫收敛,撇捺舒展,显得气势开展。
《于知微碑》的书风,总体感觉近于褚遂良,无论骨格体势均有褚意。有的字如“咸、象、贤”简直与褚字一模一样。碑中“走之”及“过”字的写法与敬客的《大唐王居士砖塔铭》相同。“尤、克”二字的抛鈎又与欧阳询相类似。总之,作者是学初唐欧、褚诸家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魏、隋碑版延续的结果。
【简介】:
作者不详。书于唐开元七年(719)。搨本。楷书。凡六行,共五十九字。陕西省三原县三家店出土。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此碑瘦劲方整,以骨见胜。结体中宫收敛,撇捺舒展,显得气势开展。
《于知微碑》的书风,总体感觉近于褚遂良,无论骨格体势均有褚意。有的字如“咸、象、贤”简直与褚字一模一样。碑中“走之”及“过”字的写法与敬客的《大唐王居士砖塔铭》相同。“尤、克”二字的抛鈎又与欧阳询相类似。总之,作者是学初唐欧、褚诸家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魏、隋碑版延续的结果。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石台孝经(书法):【简介】: 唐代刻石。唐玄宗李隆基撰序、注并书。李享篆额。唐天宝四年(745)刻立。现在西安碑林。四块高大的碑石拢成方形,立于多层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碑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与孔子的问答辞。四..
郞官厅壁记(书法):【简介】: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十月刻。陈九言撰,张旭书。旧在陕西西安碑林,久佚。传世仅明都穆《金薤琳瑯》所载明王世贞所藏宋搨孤本。宋石即有翻刻。上海文明书局、日本二玄社有影印本。【集评】: 宋..
大智禅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大智禅师碑铭并序》。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九月立。严挺之撰,史惟则书。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一字。碑阴刻“大智禅师碑阴记”,阳伯城撰,史惟则书。隷书。二十七行,行九字。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