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点墓誌(书法)

张点墓誌(书法):

【简介】:

原题《唐故秀士张君墓誌》。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十月十六日刻。正书,十六行,行十七字。306×306cm。湖北襄阳出土。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着录。

【赏析】:

不定此与前《张轸墓誌》非出一人之手,若果然如此,则不难观测,书者在量体裁衣方面的功夫。两誌字虽大小一般,体型相若,最终效果却各有千秋。

爲了排除碑面狭窄所带来的窘迫感,书者似乎有意省去了如写《张轸墓誌》时那种字字意前笔后,一字一顿的推敲节奏,而以行书的笔法作楷,顺迅刷下。在具体书写中又趁势省略了不少横划的收锋和竪鈎的挫折,意到即止,更少有曲笔出现,皆直而短,使字形变得方扁略余横势;邻里之间时见穿挿,因能驾轻就熟,并未显出捉襟见肘的神慌局面,反而将通篇浇灌得茂密郁勃,神情俊旺。我们犹能体察在即景情生的刹那,书者迅速捕获灵感的娴熟技巧。

为您推荐

鹡鸰颂(书法)

鹡鸰颂(书法):【简介】: 唐·李隆基书。墨迹本。纸本。行书。四十五行,凡三百三十七字。24.5×184.9cm。钤有“宣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乾坤淸玩”、“晋府图书”、“吴希元印”、“吴新字珍藏印”、..

史惟则(书法)

史惟则(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浩,字惟则。玄宗时曾爲集贤院待制兼校理,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以八分着名,亦工碑额。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集评】: 唐窦衆、窦蒙《述书赋并注》:“..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

请往福州过所(书法):【简介】: 唐.益谦书于开元二十一年(732)。纸本,行书。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8.6cm。新疆吐鲁番一九七三年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行笔匆匆,点画草草,似乎..

肚痛帖(书法)

古诗四帖(书法)

古诗四帖(书法):【简介】: 墨迹本。无款。明董其昌定爲唐张旭书。五色笺。草书。竪28.8cm。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子固”、“华夏”、“项元汴印”、“宋荣审定”、“乾..

石台孝经(书法)

石台孝经(书法):【简介】: 唐代刻石。唐玄宗李隆基撰序、注并书。李享篆额。唐天宝四年(745)刻立。现在西安碑林。四块高大的碑石拢成方形,立于多层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碑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与孔子的问答辞。四..

李思忠墓誌(书法)

李思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墓誌铭并序》。唐开元五年(717)八月刻。69.5×70cm。宣德郞行右衞录事参军欧阳値撰并书。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