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研究》

    《双语教育研究》 :

《双语教育研究》封面2013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2014年3月面向国内外正式创刊发行。《双语教育研究》(季刊)系省级学术刊物,CSSCI来源期刊,全文收录CNKI网络期刊资料库,其主管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单位为新疆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的前身为《新疆双语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委托,于1999年起创办的内部刊物,并未公开发行)。

《双语教育研究》以“聚焦双语教育前沿、解读双语教育政策,关注双语教育信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为办刊宗旨;以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办刊目标;设立栏目主要包括《双语教育理论》《双语政策研究》《双语教学实践》《语言文字应用》《语言与文化》等;旨在传播优秀的双语教育研究成果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以期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双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指导。


为您推荐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 :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封面主编:苏培成。编写者:陈克守、桑哲、阚景忠、秦海燕、李彦苓。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出版。此书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

《双语双方言》

《双语双方言》 : 陈恩泉等主编,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1987年3月,深港语言研究所(后更名“深港澳语言研究所”)在深圳教育学院成立,陈恩泉任所长,许嘉璐、陈章太、邢福义、詹伯慧等任学术顾问。1988年8..

高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 : 与之相对的是低语境文化,即交际中较多依赖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人类文化。这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传播(交际)之父”E.T.霍尔于1976年提出的,他在《超越文化》中根据语境..

言语社区理论

皮钦语

皮钦语 : 它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沟通的人群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传递系统和语言形式,是交往双方在语言上相互妥协的产物,是由一种语言的词汇与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混杂而成的。皮钦语大多以..

交际密度

交际密度 : “交际密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L.布龙菲尔德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中:“在一个社团中,言语的最重要的差别是由于交际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交际密度的差别有的体现在言语社团内部个体成员..

《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GF 3007—2006)》

《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GF 3007—2006)》 : 2006年2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06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规定了中国通用音标符号的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确定了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