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子眉行书信札(书法)

致子眉行书信札(书法):

【简介】:

近代·傅增湘书。纸本。行书。凡二十三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

【赏析】:

世间流传的书法精品,往往不是书家正襟危坐着意製作的产物,而是心无芥蒂信手率意所成的自然之作,正所谓无意于书乃佳。这是一种奇怪的然而又是眞实的艺术创作规律。正因爲如此,元代张晏道破此中道理:“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爲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眞妙见于此也。”傅增湘的《行书信札》令人信服地看到这一点。

这一通信札笔随意行,脱去矜气,落尽豪华,尽得自然之妙。书家虽不经意作书,无意将手迹留与后人赏评,但由于精熟的传统功力和高深的学识修养使然,笔下闪转腾挪间仍是形神兼备意趣横生。品其韵味淳雅可窥出胎息东晋王氏一门,甚至有王珣《伯远帖》的遗意。而其用笔或内擫或外拓自由往来不拘古法,笔端抑扬顿挫使转牵连,我行我素颇见自家性情。藏锋处浑厚蕴藉—如捧诵书卷的儒雅学者,露锋处毫芒咄咄逸兴出神。书家笔下很富于变化,相同笔画善用不同写法,如“人”、“入”二字之捺画,前者写作长点,末笔轻顿提以藏锋收笔,后者以一波三折重重捺出,笔法不同精神顿异。书家之笔纵横牵掣颇如人意,横、直画粗重而不僵滞,使转十分轻捷灵妙,牵丝婉转流畅未乏劲利,足见功夫不浅。此札杂行、楷、草体于一篇之中,体势纵长者任其纵长,横扁者随其横扁,前后浑然一体毫无着意变化之嫌。书家将意匠经营的巧妙如羚羊挂角般化入自然率眞之中,表现了功力更抒发了性情,堪称一篇佳作。

为您推荐

章梫(书法)

章梫(书法):【小传】: (1861—1949)字一山。浙江宁海人。兪曲园弟子。淸光緖甲辰年(1904)翰林。以办学务授检讨,官学部左丞,寄迹上海。善书法,向习南帖北碑,秦、汉篆隷,皆得其妙。晚年喜李北海、孙过庭诸家。尝云:“枪炮善用..

致聚卿仁兄信札(书法)

致聚卿仁兄信札(书法):【简介】: 近代·陈夔龙书。纸本。行书。凡五行,共六十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作者爲科举出身之淸末官员,有文采。晚年居上海时,常爲人作书,亦有书名。书宗唐人,颇有功力,劲健多骨,无穷..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孙揆均书。纸本。行楷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三行,共七十二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孙揆均的楷书仪形疏落,秀骨淸相,笔划纤细,结体宽博,犹如深秋九月..

山居夜闻雨不寐感赋诗轴(书法)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简介】: 近代·张謇书。纸本。行书。有栏。凡十四行,共一百九十五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信札大多是书家任笔所爲之作,然而,正因爲“无意”才产生了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张謇行书..

赠述靑老弟联(书法)

赠述靑老弟联(书法):【简介】: 近代·朱孝臧书。纸本。楷书。七言联。凡上下联十四字,款十五字,共二十九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此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淡和普通。然而细细观之,作者寓起伏于平淡之内,揉变..

郑孝胥(书法)

郑孝胥(书法):【小传】: (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又称海藏。闽县(今福州)人。淸光緖八年(1882)解元,官至湖南布政使。入民国(1912)居上海鬻书自给。1930年九一八事变,从溥仪任僞满洲国总理,甘爲汉奸,声誉大减。工诗,善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