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善甫三兄四条屏(书法)

赠善甫三兄四条屏(书法):

【简介】:

近代·郑孝胥书。纸本。行书。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八十九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

【赏析】: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对郑孝胥书法的评价是十分切当的。这通行书屏,虽不算郑孝胥的最佳代表作,但也不失爲他的好作品,并应证着沙孟海的评价。作者的襟度、才情,决定了他的书作博大自然的内美。就其可视形象而言,他的用笔多一拓直下,豪纵劲健,字势松灵伟美,节奏起伏腾蕩,通篇气象宏伟淸劲。他写字的轻松自然,正如有伟力者之举重若轻,平易超然似不在意于写字。郑孝胥书法的“雄大”,比之于颜眞卿的“雄大”,前者雄而能秀,后者雄而愈峻;前者如天地之大,使人不觉其大,后者森严肃穆,使人觉其大而生敬畏之心。郑孝胥的这种博大超逸,不独以形迹成之,要之,非精神、器度进入“无障”的境界而不可得。

顺便要提到的两点是:其一,此屏较之郑氏其它精作,略有飘洒有余,沉劲不足之感。在书法艺术中,对于疾与涩,沉着与痛快的矛盾统一的恰如其分的把握,本来是一大难题,即对于书法名家而言,也未尝不如此。其二,在书法的品评中,对于书品与人品的关係,不可以作机械理解。而一个人的政治历史与他的个人品质,也是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的。

为您推荐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孙揆均书。纸本。行楷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三行,共七十二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孙揆均的楷书仪形疏落,秀骨淸相,笔划纤细,结体宽博,犹如深秋九月..

山居夜闻雨不寐感赋诗轴(书法)

山居夜闻雨不寐感赋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陈三立书于己巳年(1928)。纸本。楷书。七言诗一首,赠春渠仁兄。凡四行,共一百二十七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赏析】: 陈三立是着名画家陈师曾之父,其书法在当时亦富盛名..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简介】: 近代·张謇书。纸本。行书。有栏。凡十四行,共一百九十五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信札大多是书家任笔所爲之作,然而,正因爲“无意”才产生了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张謇行书..

赠述靑老弟联(书法)

郑孝胥(书法)

郑孝胥(书法):【小传】: (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又称海藏。闽县(今福州)人。淸光緖八年(1882)解元,官至湖南布政使。入民国(1912)居上海鬻书自给。1930年九一八事变,从溥仪任僞满洲国总理,甘爲汉奸,声誉大减。工诗,善画松,..

致春渠先生书轴(书法)

致春渠先生书轴(书法):【简介】: 近代·曾熙书于己巳年(1929)。纸本。篆书。凡三行,共四十一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把曾熙的这件作品置身于西周的金文之中,它的特点就十分明显了。人..

过黄渡书所见轴(书法)

过黄渡书所见轴(书法):【简介】: 近代·朱孝臧书于乙丑年(1925)。纸本。行书。词一首,调寄《小重山》,赠春渠仁兄。凡四行,共八十四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赏析】: 按照我们的欣赏习惯,运笔向左行时,横划大抵略微向右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