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踪迹似飘蓬诗轴(书法)

年来踪迹似飘蓬诗轴(书法):

【简介】:

近代·沈衞书于庚午年(1930)。纸本。行书。七言诗数首。凡六行,共二百三十八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上)。

【赏析】:

沈衞的这件作品堪称佳构,我们是把它当成楷书看待的,事实上也应如此。从墨迹上欣赏,大唐法度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具有欧、柳两家的特点,高雅挺拔。作者是位能融诸家爲一体的好手,他不纯在帖学中取法,而把触角伸入北碑之中,那质朴刚健的书风,爲他所获,并以此爲作品主要基调,不柔媚华丽,也不弩张剑拔。他以楷书特有的慢笔运行,墨浓而饱和,出现了含蓄凝重的效果,丝毫不再有《龙门四品》那样的锐气。那么作者如何克服碑版中的板滞习气呢?他以行书掺揉其中,以碑入行,以楷爲主,雄健之中流露出淡淡飞跃,就这么一点点,整件作品都有腾跃状。按常情,寓活泼于刚健之中,沈衞已经是十分熟练了,但在整件作品中,出现了纯然草书,顿使作品白玉微瑕,如首行的“好”,第二行的“阁”,第四行的“因”,第五行的“字”,都是不能进行这样处理的,它使整行连贯的气脉在此中断。它们的出现虽然不多,却也反映了一位书家在掌握了诸种书体之后,还要在书写中保持一贯性,否则,在楷书中穿揷一个篆字,即使是无意识,也将把整幅破坏无遗。如第二行的首字“畔”,“田”爲工楷,“半”爲草书,只能使作品整体逊色一筹。

为您推荐

章梫(书法)

章梫(书法):【小传】: (1861—1949)字一山。浙江宁海人。兪曲园弟子。淸光緖甲辰年(1904)翰林。以办学务授检讨,官学部左丞,寄迹上海。善书法,向习南帖北碑,秦、汉篆隷,皆得其妙。晚年喜李北海、孙过庭诸家。尝云:“枪炮善用..

致聚卿仁兄信札(书法)

致聚卿仁兄信札(书法):【简介】: 近代·陈夔龙书。纸本。行书。凡五行,共六十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作者爲科举出身之淸末官员,有文采。晚年居上海时,常爲人作书,亦有书名。书宗唐人,颇有功力,劲健多骨,无穷..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

夜宿龙江关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孙揆均书。纸本。行楷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三行,共七十二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孙揆均的楷书仪形疏落,秀骨淸相,笔划纤细,结体宽博,犹如深秋九月..

山居夜闻雨不寐感赋诗轴(书法)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

致肯堂老弟信札(书法):【简介】: 近代·张謇书。纸本。行书。有栏。凡十四行,共一百九十五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信札大多是书家任笔所爲之作,然而,正因爲“无意”才产生了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张謇行书..

赠述靑老弟联(书法)

赠述靑老弟联(书法):【简介】: 近代·朱孝臧书。纸本。楷书。七言联。凡上下联十四字,款十五字,共二十九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此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淡和普通。然而细细观之,作者寓起伏于平淡之内,揉变..

郑孝胥(书法)

郑孝胥(书法):【小传】: (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又称海藏。闽县(今福州)人。淸光緖八年(1882)解元,官至湖南布政使。入民国(1912)居上海鬻书自给。1930年九一八事变,从溥仪任僞满洲国总理,甘爲汉奸,声誉大减。工诗,善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