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移说(语言)

音移说(语言):

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提出的一种语音发展观。陈第以前,讲古韵的人有个通病,就是从叶音上看问题,从通转上看问题。从叶音上看问题,则字无定音;从通转上看问题,则韵无定类。由于方法不对,所以分韵虽宽,仍有出韵。这都是由于缺乏历史观点。陈第则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有了时间观念和地域观念,古韵研究从比走上了科学的道路。陈第对“叶音说”有严厉的批评,认为古人对于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音,因此诗人不约而同,都读这个音,并非凭个人主观临时改读,以求“叶音”。不过古音与今音有所不同,后人“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不入,于是悉委之叶”了。陈第的看法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您推荐

旁转(语言)

旁转(语言):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或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构成旁转关系的字音主要元音彼此相近。清代孔广森的阴阳对转理论中包含了旁转的内容,他根据旁转来分古韵,将古韵十八部并为十二类。章炳麟《成均图..

通转(语言)

通转(语言):①指因时地或其他原因发生的一个或一类音变化为另一个或一类音的现象。宋代吴械着《韵补》,在《广韵》韵目下注“古通某”或“古转声通某”,以此反映古人用韵与唐宋韵书的差异。如:在冬钟韵目下注“古通东”,这..

古匣群同母说(语言)

古匣群同母说(语言):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高本汉《汉语和汉日语分析字典》(1923年)和《上古和中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以匣母跟群母相配合,拟为上古的*gh-,在一、二、四等韵前变为中古的匣母,在三等韵前变为群母,他又把..

喻四归定说(语言)

叶音说(语言)

叶音说(语言):关于上古韵母系统读音的一种错误学说。宋代一些学者在研究《诗经》押韵时,因不懂得语言是发展的,缺乏历史观点,以为古音和今音是一致的,只是在做诗时为了押韵的需要,临时改读某些字音。宋人把这种虚构的情况叫..

隔越转(语言)

隔越转(语言):章炳麟《成均图》所用术语。其图用“分界”别阴阳,用“轴”分弇侈。隔着“轴”的韵部间或越过“界”但不同弇侈的韵部间发生的语音转变即是隔越转。它总是在《成均图》的圆周上隔五格的韵部间发生,如支部与..

上古“晓匣”归“见溪群”说(语言)

上古“晓匣”归“见溪群”说(语言):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高本汉、钱玄同均指出过匣母在上古同于群母。李新魁则据谐声、通假、经籍异文、又音、声训、闽南方音等材料,进一步证明中古晓、匣及喻三在上古都归于见、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