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音说(语言)

叶音说(语言):

关于上古韵母系统读音的一种错误学说。宋代一些学者在研究《诗经》押韵时,因不懂得语言是发展的,缺乏历史观点,以为古音和今音是一致的,只是在做诗时为了押韵的需要,临时改读某些字音。宋人把这种虚构的情况叫做“叶音”。朱熹在他所着的《诗集传》中大量地应用了叶音。同是一个“家”字,他在《豳风·鸱鸮》、《小雅·常棣》、《我行其野》、《雨无正》、《大雅·绵》都注云叶古胡反(在《小雅·采薇》注云叶古乎反),在《召南·行露》注云叶音谷,又云叶各空反,只有《周南·桃夭》、《桧风·隰有长楚》两个地方未注叶音,大约就是照宋代的读音。这样临时改读是没有理论根据的,特别是叶音谷、叶音各空反,更是荒唐。叶音之说,到明代才被陈第批判了。

为您推荐

隔越转(语言)

隔越转(语言):章炳麟《成均图》所用术语。其图用“分界”别阴阳,用“轴”分弇侈。隔着“轴”的韵部间或越过“界”但不同弇侈的韵部间发生的语音转变即是隔越转。它总是在《成均图》的圆周上隔五格的韵部间发生,如支部与..

上古“晓匣”归“见溪群”说(语言)

上古“晓匣”归“见溪群”说(语言):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高本汉、钱玄同均指出过匣母在上古同于群母。李新魁则据谐声、通假、经籍异文、又音、声训、闽南方音等材料,进一步证明中古晓、匣及喻三在上古都归于见、溪、群..

原始汉语音系(语言)

原始汉语音系(语言):根据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历史比较而拟构出来的最早的汉语音系。这一音系的具体面貌如何尚在探索之中,美国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1980年)一文,对原始汉语音系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许多见解尚未定论。原..

古韵通转说(语言)

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

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音变学说之一。俞敏《古汉语里面的连音变读(Sandhi)现象》(1948年),认为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四种连音变读类型:(1)逆同化型。指两个紧紧连接着的语音里的一个,受了另一个的影响,而把发音部位或方法改..

渐移(语言)

渐移(语言):王力所确认的汉语历史语音发展的四种主要方式之一。指一切音变都是渐变,没有突变,即一切音变都是向邻近的发音部位转移,一步步向前走,或一步步向后走,或是一步步高化或低化,决不会越级跳跃。韵母方面,如鱼部开口一..

i-音变(语言)

i-音变(语言):瑞典高本汉研究汉语音韵学时所用术语。原文是i-umlaut。umlaut是德文,直译是“转音”。有两个含义:(1)元音变化。一个音节中的元音受到后一个音节中元音的影响而产生的音变。如古英语*musiz>ms>近代英语m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