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

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

音变学说之一。俞敏《古汉语里面的连音变读(Sandhi)现象》(1948年),认为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四种连音变读类型:(1)逆同化型。指两个紧紧连接着的语音里的一个,受了另一个的影响,而把发音部位或方法改得和后者相同或相似。如《仪礼·燕礼记》中的“栗阶”变为《礼记·檀弓》的“历阶”;(2)远同化型。指两个或两组语音虽然分在两个音节里,但因这两个音节的地位紧接着,所以其中的一个或一组就蒙上了另一个或一组的色彩。如“蚯蚓”在《尔雅·释虫》中作“螼蚓”;(3)后增音型。指一个在前边的音节的末一个音读得长了一点,听起来好象占着两个音的长短,于是后一期的语言里,后边那个音节的头上突然添出一个音来。如“纳亨”变为“纳烹(亨)”;(4)前增音型。这种类型和(3)正相反。指前边音节的末尾,受了后边的音节的影响,添出一个尾音。如《礼记·少仪》的“夫”在注释中变为“烦”。冯蒸《“攻吴”与“句吴”释音》(1984年),补充了另一型连音变读,即:在两个连续的音节中,因为前一个音节的韵尾同后一个音节的声母相同或相近,于是省略了前一个音节的韵尾。如铜器铭文中的“攻吴”变成文献中的“句吴”。这种学说对于解释古音通转有一定的意义。

为您推荐

上古音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上古音研究 : 汉语语音史著作。李方桂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李方桂(1902—1987),中国现代语言学家。192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耶鲁大学、哈..

毛诗古音考

出版时间:1992-11 毛诗古音考 : 中国传统音韵学著作。陈第著。有《学津讨原》本。陈第(1541—1617),明代语言学家。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著作有《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

古音系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古音系研究 : 中国音韵学著作。魏建功著。1935年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魏建功(1901—1980),中国当代语言文字学家、江苏海安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师钱玄同等学习语言文字之学。19..

读音规范

汉字古音手册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本书是把汉字的古音和今音加以对照,用以查考古音的工具书。共收古代常用汉字8000多个,以《说文解字》为收字标准,删去太偏僻的字,又补收了一些秦汉以前古籍中的常用字,包括《..

上古音➀

上古音:亦称“古音”。是以《诗经》、《楚辞》和先秦的其它韵文、《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借助于先秦(包括两汉)文献中的异文、异读、古读、声训、方言材料,归纳考证出来的先秦(包括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手册➀

上古音手册:音韵书。唐作藩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写印本。是从今音查检一个字的上古音的工具书。本书收先秦两汉古籍中常用字8000多个,依现代汉语音序排列。今音声、韵、调全同者列为一组,再按上古音的异同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