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高本汉《汉语和汉日语分析字典》(1923年)和《上古和中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以匣母跟群母相配合,拟为上古的*gh-,在一、二、四等韵前变为中古的匣母,在三等韵前变为群母,他又把喻三(于母)认为是从上古*g-来的。周法高也赞同此说。
古匣群同母说(语言)
古匣群同母说(语言):
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高本汉《汉语和汉日语分析字典》(1923年)和《上古和中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以匣母跟群母相配合,拟为上古的*gh-,在一、二、四等韵前变为中古的匣母,在三等韵前变为群母,他又把喻三(于母)认为是从上古*g-来的。周法高也赞同此说。
喻四归定说(语言):曾运乾所创关于上古声母的一种学说。曾氏《喻母古读考》把喻母四等仍称为喻母,举古籍中的异文通假字、古读等资料,如古读夷如陈,读易如狄,读斁如度,读说如脱,读逸如迭,读轶如辙,读遗如隤等,认为喻(四)母古隶舌..
叶音说(语言):关于上古韵母系统读音的一种错误学说。宋代一些学者在研究《诗经》押韵时,因不懂得语言是发展的,缺乏历史观点,以为古音和今音是一致的,只是在做诗时为了押韵的需要,临时改读某些字音。宋人把这种虚构的情况叫..
隔越转(语言):章炳麟《成均图》所用术语。其图用“分界”别阴阳,用“轴”分弇侈。隔着“轴”的韵部间或越过“界”但不同弇侈的韵部间发生的语音转变即是隔越转。它总是在《成均图》的圆周上隔五格的韵部间发生,如支部与..
原始汉语音系(语言):根据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历史比较而拟构出来的最早的汉语音系。这一音系的具体面貌如何尚在探索之中,美国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1980年)一文,对原始汉语音系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许多见解尚未定论。原..
古韵通转说(语言):宋代吴棫所提学说。吴棫着《韵补》,主张通转说。按平声说,其书把古韵大致分为九部:(1)东部(冬钟通,江或转入);(2)支部(脂之微齐灰通,佳皆咍转声通);(3)鱼部(虞模通);(4)真部(谆臻殷痕庚耕清青蒸登侵通,文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