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字实字说(语言)

虚字实字说(语言):

①中国传统语文学将字〈词)划分为两大范畴的学说。《马氏文通》前,虚字实字标准不甚统一,一般实字多指名词;虚字通常包括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形容词虚实不定,用作主语、定语时多看作实字,用作谓语时多看作虚字。同时有实字虚用、虚字实用之说。②《马氏文通》以来将词划分为两大范畴的学说。《马氏文通》以无解者为虚、有解者为实,这种观点基本上沿用至今。实词一般意义较实在,可单独充任句子成分,虚词虽有语法意义,但词汇意义较空灵,一般不能单独充任句子成份。虚实之说已为印欧系语法采用,是传统语文学对理论语言学的贡献之一。

为您推荐

古书虚字集释➀

古书虚字集释:词书。10卷。裴学海着。酌采*《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等虚字书及清代学者对古书虚字的主要解释,其中又以*《经传释词》为主。共收虚字290个,以守温三十六字母编排。详列诸家虚词释义并作补..

实字(语言)

实字(语言):同“虚字”相对。字(词)类名称。传统语文学所说的实字与今天所说的实词概念不同。前者有的仅限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有的还包括了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有的把名词、形容词看作实字,其余都为虚字;有的则泛指意义..

虚字实字说(语言)

虚字实字说(语言):①中国传统语文学将字〈词)划分为两大范畴的学说。《马氏文通》前,虚字实字标准不甚统一,一般实字多指名词;虚字通常包括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形容词虚实不定,用作主语、定语时多看作实字,用作..

反切改良运动(语言)

等韵门法的发展(语言)

等韵门法的发展(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从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已经载有简单的*等韵门法,《通志·艺文略》曾着录《切韵内外转钤》、《内外转归字》看,早期的等韵门法数量较少,内容也较单纯,而且门法和韵图是分别行世..

叶韵说(语言)

叶韵说(语言):音韵学说之一。六朝隋唐至宋代后,按当时语音诵读上古诗歌和其他韵文多有不谐,便改读韵字,以求谐和。这种改读称为叶韵。如朱熹在《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下注:“音肱,叶古黄反”..

辞例式虚词研究(语言)

辞例式虚词研究(语言):古典型虚词研究方法之一。主张从大量书证中来比合推究虚词作用,并根据辞句结构判断虚词意义。通常是根据一类词的意义或作用辑以成类,进而比合推究虚词的作用,判定其结构意义。如清代王引之《经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