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同出一源,互相依存的训诂学说。段玉裁认为“声与义同源,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此说导源于其师戴震“训诂音声,相为表里”。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后黄承吉认为声起于义,义根于声。陈澧认为:上古之世,未有文字,人之言语,以声达意。刘师培认为:义本于声,声即是义;声音训诂,本出于一源。
音义同源说(语言)
音义同源说(语言):
主张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同出一源,互相依存的训诂学说。段玉裁认为“声与义同源,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此说导源于其师戴震“训诂音声,相为表里”。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后黄承吉认为声起于义,义根于声。陈澧认为:上古之世,未有文字,人之言语,以声达意。刘师培认为:义本于声,声即是义;声音训诂,本出于一源。
出版时间:1992-11 一切经音义 : 亦称《慧琳音义》、《大藏音义》。解释佛经音义的工具书。慧琳撰。有1924年丁福保排印本, 日本元文三年(1737)狮谷白莲社刻本。100卷。慧琳(736—820),俗姓裴。中国唐代僧人。西..
一切道经音义:道教词书。一名《道藏音义》。唐史崇玄等撰。崇玄,武后时太清观主,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河内郡开国公。后世为避宋始祖玄朗讳,皆脱“玄”字,称史崇。此书编成于先天元年(712),已散佚。崇玄《..
续一切经音义(语言):又名《希麟音义》。训诂书。辽代释希麟着。旨在续补《慧琳音义》。慧琳基本上注释了智升《开元释故录》所载全部佛家经典,希麟则注释了《续开元释故录》所载全部佛家经典,计二百六十六卷。体例也完全..
一切经音义(语言):训诂书。①二十五卷。唐代释玄应着。“一切经”也叫“大藏经”,是佛家经典的总称。《唐书·艺文志》改名《大唐众经音义》,又名《玄应音义》。此书旨在注释汉佛经音义,成书于唐代贞观末年,是现存佛家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