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语言)

一切经音义(语言):

训诂书。①二十五卷。唐代释玄应着。“一切经”也叫“大藏经”,是佛家经典的总称。《唐书·艺文志》改名《大唐众经音义》,又名《玄应音义》。此书旨在注释汉佛经音义,成书于唐代贞观末年,是现存佛家众经音义中最早的一部。收录自《华严经》至《顺理正论》共四百五十四部佛家经典。所释以多音词为主,也释单音词。既释雅言,又释俗语。体例仿照《经典释文》。每卷先列本卷所释经典部目,然后分部依词语出现先后为序,摘引注释。每个词语先详注音切,后释词义,有的词仅注音切不释义,再征引群书,校溯源流。所引古籍今多佚,可据此辑录逸书,考订古籍。有清代乾隆间武进庄炘刊单刻本,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仁和曹氏重刊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海山仙馆丛书本,1962年台湾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排印本,附索引。②又名《大藏音义》,通称《慧琳音义》。一百卷。唐代释慧琳着。唐代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开始编撰,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完成。注释佛经从《大般若经》到《护命放生法》计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多卷,总约六十万字,为现存佛经音义的集大成者。全书以《玄应音义》为基础,转录玄应所释佛经三百多部,重订玄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灌顶经》、《法华经》三部经的注释,删补窥基《妙法莲华经》和云公《大般涅槃经》的注释,余皆为慧琳所注。体例一仿《玄应音义》,而注释更为详细。资料宏富,引书多达七百五十多种。注音主要依据《韵英》、《韵诠》、《考声切韵》等书。释义主要依据《说文》、《字林》、《玉篇》、《古今正字》、《开元文字音义》等书。引书多佚,赖此书得以考见大量汉唐故训。所释隋唐俗语,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宝贵资料,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必备参考书。清代光绪间陈作霖着有本书《通检》。今存1924年丁福保排印本。

为您推荐

一切经音义

出版时间:1992-11 一切经音义 : 亦称《慧琳音义》、《大藏音义》。解释佛经音义的工具书。慧琳撰。有1924年丁福保排印本, 日本元文三年(1737)狮谷白莲社刻本。100卷。慧琳(736—820),俗姓裴。中国唐代僧人。西..

音义向心说

音义向心说 : 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概念,最先由雅克·德里达提出,指的是重讲话轻书写。这种对讲话的偏爱往往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讲话直接地表达讲话者“心里有的”某种意义或意图。讲话似乎被..

一切道经音义➀

一切道经音义:道教词书。一名《道藏音义》。唐史崇玄等撰。崇玄,武后时太清观主,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河内郡开国公。后世为避宋始祖玄朗讳,皆脱“玄”字,称史崇。此书编成于先天元年(712),已散佚。崇玄《..

形音义互求(语言)

续一切经音义(语言)

续一切经音义(语言):又名《希麟音义》。训诂书。辽代释希麟着。旨在续补《慧琳音义》。慧琳基本上注释了智升《开元释故录》所载全部佛家经典,希麟则注释了《续开元释故录》所载全部佛家经典,计二百六十六卷。体例也完全..

一切经音义(语言)

一切经音义(语言):训诂书。①二十五卷。唐代释玄应着。“一切经”也叫“大藏经”,是佛家经典的总称。《唐书·艺文志》改名《大唐众经音义》,又名《玄应音义》。此书旨在注释汉佛经音义,成书于唐代贞观末年,是现存佛家众经..

十三经注疏(语言)

十三经注疏(语言):训诂书。四百一十六卷。汇编于宋代,编者已不可考。全书分为:《周易正义》十卷,三国魏王弼、东晋韩康伯注,唐代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二十卷,西汉孔安国传,唐代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七十卷,西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