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音学(语言)

清代古音学(语言):

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在上古音韵部方面清初顾炎武作《诗本音》和《古音表》,将上古韵划为十类,奠定古音分部的基础。毛奇龄作《康熙甲子史馆新刊古今通韵》,坚持古音“转叶”观点。邵长蘅作《古今韵略》,立足于叶音通转而又想向顾氏靠拢。乾嘉时代,叶音通转说被抛弃。江永《古韵标准》运用等韵学、今音学原理研究上古韵部分合,划分古韵十三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分古韵为十七部,邻韵以类相从,为六大类。戴震《答段若膺论韵书》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确立阴阳入三分的上古韵部系统。孔广森《诗声类》、《诗声分例》划分古韵十八部,提出阴阳对转理论。王念孙划分古韵二十一部,“以九经、楚辞之文为准,而不从切韵之例”。晚年着《合韵谱》,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江有诰着《诗经韵读》等。划分古韵二十一部。清代古音学在理论上受明代陈第、焦竑“古诗无叶音”的启迪,在实践中总结出科学的分类方法,即诗韵系联法,谐声类推法,古今韵比较法(即唐韵离折法)。在上古声调方面,顾炎武主张古有四声,但字无定调,随环境而变。江永认为四声各有其本音,批评了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段玉裁提出了完整的声调理论,认为古今声调有变,古无去声。孔广森提出古无入声。江有诰、王念孙认为古实有四声。在上古声母方面,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头舌上之分。

为您推荐

上古音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上古音研究 : 汉语语音史著作。李方桂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李方桂(1902—1987),中国现代语言学家。192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耶鲁大学、哈..

毛诗古音考

出版时间:1992-11 毛诗古音考 : 中国传统音韵学著作。陈第著。有《学津讨原》本。陈第(1541—1617),明代语言学家。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著作有《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

古音系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古音系研究 : 中国音韵学著作。魏建功著。1935年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魏建功(1901—1980),中国当代语言文字学家、江苏海安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师钱玄同等学习语言文字之学。19..

汉字古音手册

上古音➀

上古音:亦称“古音”。是以《诗经》、《楚辞》和先秦的其它韵文、《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借助于先秦(包括两汉)文献中的异文、异读、古读、声训、方言材料,归纳考证出来的先秦(包括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手册➀

上古音手册:音韵书。唐作藩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写印本。是从今音查检一个字的上古音的工具书。本书收先秦两汉古籍中常用字8000多个,依现代汉语音序排列。今音声、韵、调全同者列为一组,再按上古音的异同分条..

汉字古音手册➀

汉字古音手册:古音字典。郭锡良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本书主要依据《说文解字》、《诗经》及其他秦汉以前古籍,收字8000多个,按今音的韵母分部排列,同韵字又按声母排列;每个字头前标注今音(用汉语拼音方案),字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