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斋诗话① : 原文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故《关雎》,兴也;康王晏朝,而即为冰鉴②。“訏谟定命,远猷辰告”③,观也; 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④。(《诗译》)
注释
①《姜斋诗话》,清代王夫之的论诗著作。姜斋是王夫之的号。全书共三卷: 卷一《诗译》,是对《诗经》的解释;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是对历代诗人的评论,而重点在明代;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论八股文; 卷三《南窗漫记》,记录了师友遗诗的片断。王夫之论诗,主张“以意为主”,反对形式主义;强调自然,反对拟古和雕琢,反对“立门庭”。《清诗话》所收《姜斋诗话》分上、下卷,卷上即《诗译》,卷下即《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姜斋诗话》除上述部分外,还有《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和《南窗漫记》。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戴鸿森的《姜斋诗话笺校》。②康王,周朝第三个天子。据《诗三家义集疏》说,康王晚上朝 (cháo潮) ,有人就写了 《关雎》。一说有人诵《关雎》以讽刺康王。冰鉴,镜子。③引文见《诗经·大雅·抑》。訏(xū虚)谟,大谋,指考虑整个国家。远猷 (yóu犹) ,远谋。辰告,按时向国人宣告。④《也说新语·文学》载,有一次谢安的弟子问谢安,《诗经》里哪一句最好,谢安回答: “訏谟定命,远猷辰告”,“偏有雅人深致”,意思是说,这两句诗特别表现了作者深刻的见解。谢安 (320—385) ,东晋政治家。字安石。早年隐居浙江上虞县东山,四十岁才出来做官。
译文
作者用一致的思想进行创作,读者从各自的思想感情出发而各有领会。所以《关雎》这首诗,有启发作用; 康王晚上朝,于是有人以此诗作为他的镜子。“以大计决定命令,按时宣告于国人”,有观察社会的作用。谢安欣赏这两句诗,于是激发了他的远大抱负。
姜斋诗话<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