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 [墨西哥]克鲁斯

出版时间:2009-12

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 [墨西哥]克鲁斯 : 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
疯癫的希望,黄金的热狂,
懵懂里觉醒者的迷梦,
犹如梦中虚无缥缈的宝藏;

人世间的灵魂,生机依然的暮年,
想象中的衰退的翠绿;
幸福者所希冀的今天,
不幸者所翘盼的来日。

戴着绿色玻璃当眼镜的人啊,
继续在阴暗里寻求你的白日吧,
一切都会按照你的愿望涂上颜色。

至于我,我对命运更加深思熟虑,
我的一双眼睛里面都有手,
只看得见手所触摸到的事物。

(王央乐译)


【赏析】
克鲁斯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作家。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欧洲的文艺复兴思想影响到墨西哥,给思想禁锢的殖民地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从而出现了真正的墨西哥文学。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贡戈拉和洛佩·德·维加等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主流诗风,克鲁斯融汇各家所长,丰富自己的诗歌才艺,创作了许多为后人所熟悉和喜爱的诗歌作品。《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就是其中的一首。
同样,她的生活和创作也曾经给米斯特拉尔、帕斯、罗伯特·格雷夫斯和黛安·艾克曼的创作都带来了灵感。智利作家、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斯特拉尔对克鲁斯推崇备至,曾经为她写过《修女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剪影》,从生平、外形、创作等各个层面盛赞诗人克鲁斯。
这首用十四行诗体写就的《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通过人们对青春所持有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道出了作者对时间意识的独到见解。克鲁斯的一生虽然短暂,43岁时在一场席卷墨西哥城的瘟疫中不幸逝世。但在她短暂的生命中,坎坷的经历、早熟的才智使她比同龄人对生命和青春等问题看得更加明晰透彻。
在“4433”结构的十四行诗中,作者分两个层面进行抒写,前八行写了懵懂时期和暮年时期的人们对青春的希冀和留恋,这是人处在不同生命时期对青春的一种普遍感受。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作者称之为“令人心醉的青春”,对少年来说,青春意味着“疯癫的希望”、“黄金的热狂”,正所谓年少轻狂不识愁滋味。处于青春时期的人可以有很多梦想,“懵懂里觉醒者的迷梦,犹如梦中虚无缥缈的宝藏”,诗人认识到瑰丽的梦想对人生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只是在它成为现实之前是虚无缥缈的。而处于暮年时期的人们只能在想象中怀念已经离他们远去的青春了。随后,诗人以两行高度精练的语句,富有哲理地道出了青春对人们的不同意义:“幸福者所希冀的今天,/不幸者所翘盼的来日。”
这首诗的后六行,从另一个层面指出了具体的两类人对青春的不同态度。如果说,前一层面上诗人进行对比的两类人没有特定的对象,是普遍意义上人们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态度,那么在后一层面,诗人所进行的对比就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戴着绿色玻璃当眼镜的人”是指那些沉迷于梦想,而没有付诸于实践的人们;而“至于我”,“我的一双眼睛里面都有手,只看得见手所触摸到的事物”,在此,诗人阐明“我”不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会通过双手把梦想变为现实。让令人心醉的青春在虚度的光阴中无声无息地流逝,还是把握青春,让理想照进现实,显然,克鲁斯选择了后者。这与她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克鲁斯一向崇尚对知识的追求,她曾经给自己立下过这样的学习规矩:“如果没有学完规定的课程,就要剪下自己美丽的长发,作为惩处。”可见,她惜时如金,以致在文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成就颇丰,这也赋予了她的青春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克鲁斯作为一个经验论思想家的才能,她从细致入微的观察开始,演绎出自然的普遍规律。用绿色象征青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颜色和光泽。同时,该诗也体现了克鲁斯的批判意识,对于“戴着绿色玻璃当眼镜的人”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明智的批判和讽刺。可以说,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克鲁斯的一大特点,在她平时的谈话、书信和诗中就经常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戴着绿色玻璃当眼镜的人啊,/继续在阴暗里寻求你的白日吧,/一切都会按照你的愿望涂上颜色。”克鲁斯的讽刺相当美妙,犹如一朵玫瑰,柔媚且尖锐,好似把芒刺扎向了玫瑰花的中央。
易逝的青春,是诗人们经常抒写的一个主题。《人类生命中令人心醉的青春》这首诗具有较大的社会概括性,这与克鲁斯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密不可分。

(杨海英)







为您推荐

《青春似火》

《青春似火》:吴梦起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7月版。17.5万字。小说写农民孩子梁云因日寇迫害,逃到一个海滨城市流浪。他在这个城市当了码头工人,认识了一些地下工作者。把头“阴阳脸”见梁云机灵,想收买他刺探工人情况。..

《生命的逗点》

《生命的逗点》:何鲤着。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8月版。8.4万字。诗集。收诗100余首,作者为中学生。这些诗篇以少年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对四季景观、花鸟动物的刻画;有对大自然和人间情意的讴歌,也有观察社会、认识世界、..

《青春的激情》

《青春的激情》:常新港着。新蕾出版社1991年6月版。18万字。长篇小说。述说60年代北大荒黑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时期,北大荒的一群初中生随父母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冬夜,经历了那场人妖颠倒的“文..

《青春的荒草地》

《列宁——闪光的青春》

《列宁——闪光的青春》:附:英雄岗 [苏]叶夫盖尼·柳法诺夫着。何智群等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2月版,1987年11月版。79万字。2部。长篇小说。分3部:第一部“辛比尔斯克的生活”,第二部“反叛的青年时代”,第三部“英雄岗”。..

《青春》

《青春》:[苏]亚·鲍依琴柯着。孺子牛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5月版。44万字。长篇小说。描写1921-1930年间乌克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进行的艰巨斗争。小说着重刻画火车站党支书依斯..

《青春的蹉跌》

《青春的蹉跌》:[日]石川达三着。金中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13万字。长篇小说。主人公江藤贤一郎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不爱美登子,只为了发泄兽欲而诱奸了她;他不爱资产阶级小姐康子,只为了贪图她父亲的遗产而..